高地农民加工食物以抵御寒冷并预防牛和水牛的疾病
进入寒冬,高原的牲畜面临着疾病和寒冷的威胁。为了防止“生命资产”受损,高原农民积极为牲畜准备营养丰富的饲料,既能抵御寒冷,又能预防疾病。
提高绿色食品品质
进入冬季,高原地区雾霾天气寒冷,对农耕和牲畜影响较大。为了积极应对,帮助牲畜度过寒冬,农民们积极创造绿色营养的食物来源。

在昆强县的许多乡镇,例如蒙山乡、陆多乡、安溪乡、齐溪乡……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饲养本地黑猪、水牛和奶牛。在蒙山乡的太和村,人们通过给水牛、奶牛、猪和鸡喂食预加工饲料来改善它们的健康状况。
太和村的魏文海先生经常饲养着十多头猪和两百多只鸡。他说,多年来,尽管冬季严寒,但由于积极主动地提供充足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他家的牲畜很少受到疾病或寒流的侵袭。
海先生家周围种满了象草、香蕉、木薯和玉米,可以用来发酵动物饲料。他把香蕉树干和象草磨成小块,然后放进桶里,加入米糠或磨碎的玉米淀粉发酵,储存起来,以备牛和水牛无法在户外放牧的阴雨、刮风或寒冷天气使用。至于鸡,除了全面接种疫苗以预防流行病外,他还根据鸡的年龄,用大米、玉米和绿色蔬菜的副产品制作家禽饲料。产蛋母鸡则补充麸皮、从田里捕捞的鱼和蜗牛。

“牲畜得到充足的喂养和营养,它们的抵抗力也会增强。再加上在寒冷多雨的天气里遮盖牲畜,避免它们在户外自由活动,这将有助于防止牲畜死亡,并限制疾病的传播。”魏文海先生说。
在陆达乡梅特村,使用发酵绿色食品储存牲畜饲料,帮助许多规模养殖户在寒冬期间减少了牲畜的损失。例如,魏文山先生家就有一个养殖场,饲养着十几头3B级奶牛。

“3B奶牛的采食量是普通奶牛的2-3倍,我必须种植象草并发酵,同时储存更多稻草,帮助奶牛抵御寒冷。”孙先生说。据观察,孙先生家发酵象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容量几十立方米的大型尼龙罐里发酵,另一种是在塑料桶里发酵。
因此,每当下雨刮风时,首先使用塑料箱中的食物,然后使用尼龙罐中的数量堆肥。以滚动方式种植象草,并在罐体和容器中依次发酵,以确保牲畜全年都有食物。

在Tuong Duong县Yen Hoa乡Canh Khin村,为了保护牲畜家禽免受寒冷侵袭,除了积极提供食物来源外,政府还建议人们限制放牧。人们的农场通常位于高山地区,远离居民区,因此在寒冷的天气里让牛和水牛自由放牧很容易导致它们冻死或染病。
安化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蒙文远先生表示,多年来,该乡推行了既限制放牧又提高牛群质量的育肥模式,肉牛年产量稳定在250吨左右。安化乡共有约3500头水牛和母牛,其中母牛超过2000头。为了满足育肥牛的需求,安化乡人民种植了25公顷象草,并种植香蕉、玉米和木薯,朝着环保型农场和家庭农业、区域性农业以及将畜牧设施迁出集中居住区的方向发展。
.jpg)
积极预防疫情
除了为畜禽提供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来源外,高原地区的人们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落实防疫措施。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仍在蔓延,形势严峻,各地数千头生猪被感染,不得不被扑杀。
春节期间,牲畜禽疫病将直接影响春节期间的粮食供应和数千户农户的收入。因此,畜牧兽医局定期指导农业服务中心配合地方部署疫苗接种工作,控制牲畜疫病的蔓延。

在Tuong Duong县,非洲猪瘟已对许多乡镇造成损害,总计有1500多头猪被销毁。高峰期出现在2024年9月至11月,当时一些偏远的乡镇,如Nga My、Yen Na、Yen Tinh、Nhon Mai等地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然而,到2024年12月初,许多乡镇已宣布为疫区,仅剩少数几个零星村庄仍需隔离。
峨麦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卡文丘表示:根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区农业服务中心的指示,该乡及时部署对农户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染源,按规定销毁病猪,加大免疫接种力度,目前峨麦乡非洲猪瘟疫情已持续21天,已宣布解除疫情。
据该省人民委员会统计,目前全省水牛和奶牛总数估计超过79.6万头,比2023年增长0.82%。其中,水牛存栏估计超过24.8万头,奶牛存栏估计超过54.4万头。生猪存栏估计超过100万头,增长3.38%;家禽存栏估计为3650万只,增长5.36%。屠宰鲜肉总产量估计为28.5万吨,比2023年增长4.28%。

据北中水文气象站预测,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多股冷空气活动将持续,引发强寒流,并伴有霜冻、冰冻等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和牲畜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畜牧兽医局领导表示,根据农业与农村发展局2024年11月26日第5243/SNN-CNTY号批示,各部门、地方正集中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饥寒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牲畜损失。
其中,注重利用现有的天然食物来源(青草、青贮草或干稻草、尿素浸泡稻草……),按动物体重的10%提供;补充精饲料,如玉米粉、木薯粉、米糠……(约0.5-1公斤/头/天)。在严寒天气圈养牛、水牛时,每天应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可按约5克/100公斤体重给牛、水牛补充温水兑食盐,以增强抵抗力。

同时,要按照专业机构的指导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畜舍的清洁消毒;定期监测牲畜健康状况,以便在牲畜因饥饿、寒冷或疫情等原因出现异常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发现牲畜疾病时,要立即通知兽医机构和地方当局,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