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武文景:激情之火

August 18, 2014 15:21

(宝贤)——越南电影协会的办公室虽小却整洁。墙上庄重地挂着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丰收的景象,阳光下,乡村妇女们笑容灿烂。照片的主人,摄影师武文景(Vu Van Canh)看到我欣赏这张照片,便说道:“这是我的家乡安城。我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美丽的景色,但安城这片土地仿佛饱经沧桑,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每当见到摄影师武文景,你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然而,当被问及他的职业生涯时,他却坦诚而自豪地说道:“我入伍后才开始接触摄影。1972年,我应征入伍。1975年,我的部队攻占了西贡的城门并取得了胜利。因为我太喜欢拍照了,就买了一台相机玩玩。嗯,这么说吧,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说着,他就像翻阅旧照片一样,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字里行间充满了兴趣和情感。

摄影师武文景1955年出生于安城郡仁城乡。1984年,时任军队秘密机关照相室主任的他,被派往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参加为期9个月的基础摄影课程。1989年,他又参加了该协会举办的为期6个月的艺术摄影课程。课程结束后,学员们成立了协会的艺术摄影俱乐部,由武文景担任主席。由于俱乐部表现出色,激励了会员们积极投身艺术创作。因此,后来俱乐部所有成员都加入了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成为该协会在河内设立的7个分会之一。

武文景选择的道路似乎非常适合他,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管理岗位上。1997年,他被调任文化信息部人事组织司司长。不到一年后,他又被调任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自2010年3月至今,他一直担任该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协会的培训、会员事务、摄影版权和摄影杂志;负责对外事务,并担任越南艺术摄影档案馆和展览中心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同时负责红河三角洲和北部山区23个省份的摄影事务。

在艺术生涯中,武文景是获奖最多的艺术家之一。他微微皱眉,似乎在努力回忆,说道,他共获得过28项各类奖项,其中包括2008年马来西亚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颁发的金奖;巴西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颁发的国际银奖;2003年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颁发的金奖;以及六幅作品荣获的六项越南优秀摄影奖。摄影师武文景还荣获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国际功勋艺术家(E.FIAP);2009年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国际特别功勋艺术家(ES.FIAP);2006年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颁发的杰出越南摄影师(E VAPA);以及2008年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艺术家(ES VAPA)。

一些武文景(Vu Van Canh)拍摄的关于他家乡的照片:

Đình Hậu (Bắc Thành - Yên Thành)
丁后 (Bac Thanh - Yen Thanh)
Cầu đá cổ  làng Phúc Thành.
福清村的古老石桥。

摄影师武文景(Vu Van Canh)几乎一生都与相机相伴,拍摄了数百张极具价值的新闻摄影和艺术作品。当被问及摄影师应具备的素质时,武文景说道:“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摄影师需要具备很多素质。首先是天赋和职业道德,其次是始终保持创造力并热爱这份职业……”。他表示,年轻的艺术家们在刚入行时往往充满热情,但很快就会感到厌倦。他认为,如果能够克服这种挫败感,就一定能够成功。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基于科技的创作。这一特点要求艺术家们必须不断掌握科学技术,才能与时俱进。摄影也与经济、政治和社会事件紧密相连,能够即时、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艺术家必须通过镜头迅速记录这些事件,否则日后将无法重现。此外,摄影也是一种快速、易于理解的艺术形式,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贴近大众。这被认为是摄影的优势,要求艺术家知道如何利用和有效地发挥这一优势。

摄影师武文景的作品生动鲜活,兼具新闻纪实性和艺术性,展现了他真挚的思考。他一生与相机相伴,无论身在何处,最终都会回到故乡安城,将其作为每次拍摄的灵感源泉。安城不仅是他的出生地,更是他灵魂的摇篮,孕育着他对艺术的热情,也是他每次拍摄后与内心对话的地方。他动情地回忆道:“我放牛割草的时候,朋友们经常下棋练棋。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透过竹筒看家乡的风景。那些竹筒只有几拄长,像望远镜一样,但对我来说却有种神奇的魔力。长大一些后,我赶着牛去远方的田野吃草,甚至去几十公里外的邻乡,自由自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我的家乡真是美极了,从山川河流湖泊,到稻田庄稼,一眼望不到边……”

摄影师武文景(Vu Van Canh)从未想过,三十多年后,当他参加完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组织的摄影课程后,竟会从那根竹竿取景器中,萌生出将艺术创作与故土紧密相连的想法。他不再使用过去的竹竿取景器,而是拥有了配备各种长焦和短焦镜头的现代化相机。少年时期的武文景常常骑着水牛在村庄里穿梭,欣赏风景;如今,他有时步行,有时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在安城村附近寻找拍摄对象。有时,他会很早就起床,捕捉黎明时分,阳光如同裸露的胸膛般洒落在故乡的田野上,一道锐利的阳光斜射过成排的土豆和稻田。但也有些时候,他不得不熬夜,只为将故土的灵魂凝固在每一张照片中。对他而言,上述的“寻景”事件并非只发生过几次,而是在一年四季、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在安城的任何角落,都发生过数百次。仿佛魔法一般,他故乡的景色在每个瞬间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当它们被镜头捕捉时,一切都鲜活了起来。因此,数百张安城的照片各不相同,每一张都仿佛承载着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悲伤、喜悦、思绪和乐观。

对于摄影师武文景而言,镜头不会排除任何场景、物体或事件。问题在于,透过艺术家的镜头,照片向现在和未来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武文景用镜头描绘了安城,从宽敞的小学(永城小学),到午后蓝色烟雾缭绕的湖泊(今日永城),再到肥沃的田野(宝城田),荷花盛开、绿叶繁茂的荷塘(荷季漫步),以及福城村坚固的古老石桥(福城村古石桥),还有故乡安城的遗迹、名胜古迹以及勤劳农民的特写面孔……因此,观者不难辨认出,安城既在革命斗争中坚韧不拔,又在建设家园中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并且始终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或许,无需多言,只需看看那些故乡的照片,你就能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深爱和思念。每次回到故乡,他都像个孩子一样……

临别时,摄影师武文景送给我一本很厚的摄影集,记录了安城的人文风情。我问他是否还打算出版更多关于家乡的摄影集,他笑着坦诚地说:“当然!我刚从家乡回来,拍了很多照片。” 话音未落,他的声音低了下来,若有所思地说:“很奇怪,我的家乡其实并不长也不宽,但在摄影的艺术中,我却无法走遍全城!我走得越多,就越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有些东西我还没捕捉到。我常常问自己,是不是我已经筋疲力尽,以至于每一帧、每一张照片都无法真正展现家乡义安的独特韵味了?”

离开时,我一直在想那种作为艺术家的空虚感。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刻,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够好,没有充分表达,也没有充分点燃我们内心燃烧的火焰——那爱的火焰,那激情的火焰?

泰琼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艺术家武文景:激情之火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