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泥池中人工养殖鳗鱼1万尾,利润5000万越南盾
过去鳗鱼养殖常常遇到困难,因为天然品种日益减少,质量无法保证;在淤泥底质上养殖难以管理,鳗鱼易受疾病侵害,成活率低,生产成本高……这种模式应用于人工养殖和无淤泥池。
在商品鳗养殖过程中,使用鲜活饵料(一般为杂鱼)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保证质量要求,使鳗鱼易受到来自鲜活饵料来源的疾病侵害,养殖水环境容易受到污染,影响该模式的效益……
前江省采用人工养殖的无泥鳗养殖模式生产的商业鳗鱼。
针对这一情况,前江省农业推广中心建立了半人工鳗苗生产示范点、人工鳗苗、颗粒饲料无泥养殖示范点,并在示范点举办职业培训班,并初步取得积极成效。
第一个成功案例是半人工鳗苗生产模式,该模式帮助鳗鱼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主动寻找优质苗种。人工苗种非常健康,大小均匀,无病害,可以使用颗粒饲料,养殖过程中损失小,既能满足质量要求,又能根据养殖户的需求调整产量。
具体来说,这种鳗鱼养殖模式不需要占用大片土地。以150尾/平方米的肉食密度计算,两块30平方米的帆布可以养殖约5000尾鳗鱼。该品种已驯化为颗粒饲料,因此饲料可以主动控制。一个几百平方米的水处理池就足够了(可以将河水、井水或自来水泵入湖中,然后通过鳗鱼养殖帆布供水)。在向鳗鱼养殖帆布供水之前,需要测量水中的氧气含量。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生物制品对水质进行处理,并混入鳗鱼饲料中。经过9个月的养殖,肉鳗平均每10,000尾可获得5000万越南盾的利润,而鳗苗生产模式实施6个月后,每50公斤亲鳗(约120对亲鳗)可获得3000万越南盾以上的利润。
上述鳗苗来源提供给使用颗粒饲料无淤泥养殖的鳗鱼户,在养殖过程中提高了养殖鳗鱼的成活率并保持稳定;使用颗粒饲料可以主动控制食物来源,避免破坏野生鱼类,降低产品成本,创造良好的水环境,减少病害;无淤泥养殖篷布使鳗鱼的照料管理更加轻松,减少病害。
通过示范,群众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得益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应用,特别是人工良种生产,提高了养殖成活率;无泥棚养殖,病害少,易于饲养管理;帮助农民增加了单位面积收入。

养鳗鱼年收入2亿越南盾
(Baonghean.vn)——安城县拥有丰富的天然鳗鱼资源。杜城乡同氏村的阮清明先生意识到,人们捕捞的鳗鱼体型较小,无法利用,需要进行人工养殖,于是投资在水泥池中养殖鳗鱼,每年盈利2亿越南盾。

在水箱中养殖无泥鳗鱼和青蛙每年可创收超过 1 亿越南盾
(Baonghean)- 越南义安省安城稻田首个无泥鳗养殖模式带来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