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当流——一位典型的革命记者
(Baonghean.vn)- 1936 年至 1939 年期间,在顺化,我们党和民族的革命家和知识分子代表潘当流同志进行了一段充满活力和热情的新闻活动,在《祖国报》、《丹报》、《丹田报》、《丹芒报》等报纸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
潘当流同志不仅成为一名典型的革命新闻工作者,还领导顺化革命新闻力量蓬勃发展,号召人民群众起来反抗封建殖民统治。
![]() |
现今的旗台和顺化皇城一带。 |
多种语言的新闻报道
在顺化邦美蜀殖民地监狱从事新闻工作之前,潘当流同志曾作为狱中共产党员领导成员,秘密出版了埃德语监狱报纸《狱中之声》(Doan De Prison),既用于少数民族的军事动员工作,也作为内部宣传材料。他自学埃德语,并号召其他同志学习,以促进殖民地监狱的革命活动。潘当流同志还倡导用越南语和法语撰写报纸,以便有人出狱或通过秘密渠道获释后,他可以把报纸寄给报社,谴责监狱制度,并呼吁狱外舆论支持囚犯的斗争。
1936年2月,潘当流同志从邦美蜀监狱获释,但被迫在顺化“定居”。尽管受到秘密警察的持续监视,他仍然试图与党联系。
![]() |
革命前辈潘当禄肖像。图片库 |
在法国,1936年法国人民阵线上台执政,新政府颁布了大赦印度支那政治犯的法令,并出台了一系列进步政策。在有利的历史背景下,党组织了印度支那反帝人民阵线(后改为印度支那民主联合阵线),旨在在和平、民主、自由、温饱的口号下团结一切民主进步力量。党主张将合法活动与半合法活动结合起来,建设党的组织,推动人民斗争运动。
面对这种情况,党委派潘当六同志负责领导顺化和中部地区——法国殖民者和南朝封建主义者的大本营——的公开和半公开的斗争运动。
聚集和联合多家报纸进行革命斗争
潘登流同志于1902年5月5日出生于越南义安省安城县长城乡(现和城乡)董村。他曾任越南共产党中央区委委员(1936年起)、中央区委常委(1937年3月)、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7年)、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常委(1938年至1940年)。1941年逝世。
1937年3月27日,在顺化市东巴街7号印度支那旅馆,越南中央新闻会议开幕,70多名新闻工作者出席。潘当流同志和其他革命新闻工作者为会议指明了当时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任务。越南中央新闻会议通过了两项决议和行动纲领。它们是:建立印度支那新闻工作者争取出版书籍和报纸自由的统一战线;要求当局允许出版自由;动员人们为新闻自由而斗争;呼吁印度支那和法国的进步人士支持出版自由的愿望;成立越南中央新闻友好协会……
![]() |
《丹报》由潘当禄同志直接领导。历史照片。 |
《人民报》和《京都新文报》被禁后,中部省委手中不再有报纸作为公开的、合法的斗争武器,而革命力量与反动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仍在继续。面对这种情况,潘当流同志买下了潘桂的《宋香报》的版权,该报因读者人数少而陷入停顿,未经政府批准,将其改名为《宋香报》。
1937年6月19日,《颂香报》继续出版创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潘当流同志主导了该报的内容,并亲自撰写社论、评论和速写。以潘当流同志的笔名撰写的《议事录》专栏揭露并点名了出卖人民、危害国家、用阴谋诡计欺骗选民的走狗。其余18名候选人,均为党员,思想进步,在颂香同志的介绍和鼓励下,继续出版,并当选为越南中央众议院议员。《颂香报》继续出版了14期(从1937年6月19日至10月14日),直至殖民政府吊销其出版执照。
![]() |
《丹田报》由潘当禄同志直接领导。历史照片。 |
面对这种情况,中部地区中央委员会寻求出版其他报纸继续斗争,并动员阮色、阮丹桂、阮春甲等进步记者和议员,申请出版一份名为《丹报》的公共报纸。该报主要内容由潘登琉同志直接指导,创刊于1938年7月6日。《丹报》刊登了许多反映各阶层人民愿望的文章,要求税制改革、民主自由、释放政治犯、建立友好协会和工会的自由;同时揭露了封建殖民政权的腐朽面目。
诗人杜友在《回忆往事》一书中,缅怀潘当流同志和《丹报》:吕先生说:我们的报纸(即《丹报》)有点枯燥。如果你会写诗,就写写关于贫困工人的诗吧。贫困并非宿命,而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重税造成的。关于乞丐、仆人、孤儿……有很多事情可以写,以唤醒民众。试着写一篇文章,在一期或几期刊登,也许这样我们的人民会更喜欢读我们的报纸,但要注意:要通俗易懂、容易记住,不要太冗长。”正是由于这一点,《丹报》在从城市到农村的广泛政治斗争中团结、鼓舞和启迪了数以万计的民众。该报在被禁之前共出版了17期(从1938年7月到10月)。
![]() |
位于义安省安城县的革命老兵潘当流纪念碑。图片来源:VOV |
中部省委和潘登琉同志继续出版《丹田报》。《丹田报》发表宣言:人是人,进步就是进步。人的进步就是人的进步,人只能继续前进。人可以被杀,可以被囚禁,可以被惩罚,可以被饿死……但人依然活着,依然前进。(《丹田报》第3期,1938年11月17日)。为了避开越南中部驻军的严格审查,《丹田报》在顺化编辑,之后运往西贡印刷发行,因为那里的新闻界更容易“呼吸”。《丹田报》仍然由潘当六同志直接领导。该报共出版5期:第1期于1938年10月27日出版;最后一期——第5期——于1938年12月22日出版,之后停刊。
中部党委和潘当六同志继续出版《丹芒报》,该报仍在顺化编辑,在西贡印刷发行。该报共出版2期,第1期于1938年12月20日出版,最后一期——第2期于1939年1月25日出版,之后停刊。
此外,潘登流同志还与坚定爱国人士黄树强先生创办的《人民之声》报社进行了协调。在《人民之声》报社的论坛上,他孤立并揭露了那些奉承殖民政权的最恶劣的作家。
1939年9月,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法国殖民政权对民主自由的日益压制,潘当流同志奉党中央指示撤至南方秘密活动,并被指派负责南方各省的革命运动。
值此潘当流同志(1902年5月5日-2002年5月5日)诞辰100周年之际,诗人苏友写道:“潘当流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他智慧深邃,作风朴实,深受我们这些年轻知识分子和潘佩珠、黄叔康等伟大知识分子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