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奠边府精神”迈向更高更远
(Baonghean.vn)-在抗法战争和奠边府战役中,乂安军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许多卓越的功勋,为取得“响彻五洲、震动世界”的历史性胜利作出了贡献。
弘扬昔日“奠边府精神”,今天的义安省党委、政府和人民正发扬团结力量,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领域开创新的“奠边府”。
积极为胜利作出贡献
1953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发动奠边府战役。清化、乂安和河静三省承担着为这场决战提供最大人力和物力支援的任务。为打通战役道路,乂安省动员155,974名劳工奔赴前线。除在老挝战场服役的劳工近24,400人和146,000辆自行车外,为奠边府战场服役的劳工有30,000多人和3,700辆自行车。乂安劳工贡献了150多万个工作日,抢修和新开道路320公里,修建了3座大桥、32座小桥和53个涵洞,贯穿通往前线的各关键地段。

乂安省党委、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这场战略战役,集中一切力量做好这场战役服务工作。甲午年(1954年)大年初一,3.2万名民工,包括2000名自行车搬运工,以及数千名新兵、青年志愿者和军事技术工人,满怀期待地奔赴前线。
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各行各业、各阶层、各阶层的人们都为奠边府战役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有些家庭的父亲、儿子、儿媳、女婿都奔赴前线。许多年仅十五六岁的青少年也纷纷报名参军、参加青年志愿军。许多老年人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劳动中,为奠边府战役服务。
“一切为了奠边府”,义安人民竭尽全力提高产量,把最好的稻米储备起来支援前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全省农民就储备了1490吨晒干的淘米。此外,战役期间,义安前线的劳动者们还把5000吨粮食运到了和平省的瑞河镇,继续运送到战场。该省山区和低洼地区各县都提供了数千头水牛、奶牛和马匹,以及数以吨计的猪、鸡、鱼和青菜,作为食物供应给参战部队。

主力部队中,来自乂安省的青少年兵力雄厚。自1954年2月执行总动员令、参加奠边府战役以来,乂安省已有5438名青少年踊跃参军,超额完成任务。这些人才资源及时补充到作战部队,并参加了奠边府战役各战场的战斗。
小型手工业企业工人努力克服原料短缺和各种困难,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抗战最后阶段国防的极高要求,保证生产和人民生活。
兴原、南丹、琼琉、宜禄等刺绣、编织、针织工艺发达的乡镇生产了数千米布料、衣服、帽子、毯子等物资,支援前线。宜安人民捐赠了300公斤烟草、2950条绣花手帕送给战士们,并从后方寄出了数千封信件,鼓励和激励战士们争先恐后杀敌立功。

生产生活中团结互助互爱的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劳务交流组互相帮助,克服困难,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和生产工具方面。烈士家属、伤残军人、官兵、民工、青年志愿者和孤寡干部都得到组织照顾。遭受敌人轰炸的地区得到了邻近地区全心全意的支援。本省地方人民组织起来,把伤残军人接到自己的村庄接受照顾和抚育。连越阵线和各群众组织大力发挥巩固和加强全民族大团结的作用。后方抗战竞赛运动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官兵的战斗精神和必胜决心。
在“挖山、睡地道、淋雨、吃汤圆……”56个昼夜,在敌人炮火和枪林弹雨中奋战、浴血奋战的历史性战役中,涌现出许多英勇善战、“不屈不挠”的英雄事迹。
国会向15名参加奠边府战役的人民武装力量英雄授予荣誉称号,其中乂安省有3人获此殊荣:英雄烈士陈坎(安城县山城乡)、英雄潘楚(安城县寿城乡)和英雄邓廷虎(清章县清平乡)。

1954年5月7日,在后方的全力支援下,我军民在奠边府战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回顾过去在奠边府战役中做出的贡献,乂安省党委和人民理应为自己在国家历史发展中发挥的宝贵作用而感到自豪。这些宝贵的遗产,也为乂安人民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让他们珍惜、守护、发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贡献力量。
不愧是他的祖国
奠边府大捷对于党和国家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自强意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奠边府大捷的回响和意义依然萦绕心头。弘扬奠边府精神,越南在建设日益繁荣昌盛的国家、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和地位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此征程中,乂安省为共同事业作出了日益宝贵的贡献。

弘扬奠边府精神,近年来,义安省党委、政府和人民积极投身劳动、学习、生产、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全省经济、文化、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
仅在2023年,该省经济就将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预计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GRDP)增长率将达到7.14%(位居全国第26位,中北地区第3位)。全省预算收入将超过20万亿越南盾。出口总额预计达到31.1亿美元,连续第三年超额完成省党部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议的目标。
总体来看,义安省呈现诸多亮点,如:党的建设和整顿工作继续得到认真落实并取得诸多良好成果。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取得积极成果。社会保障工作受到全省特别重视。文化、社会领域受到重视并取得很大进展;教育成果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卫生保健领域取得诸多成就。国防安全形势得到保障并基本稳定。外交工作取得积极成果,特别是国家外交活动十分活跃,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基于该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别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及潜力和发展优势,2023年7月18日,越共中央政治局颁发了关于2030年及2045年愿景建设发展义安省的第39-NQ/TW号决议。第39-NQ/TW号决议确定:到2030年,义安省将成为全国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充满越南和义安的特色文化;成为中北部地区在贸易、物流、卫生、教育培训、科技、工业和高科技农业方面的中心。到2045年愿景,义安省将成为快速可持续发展、全面、文明现代化的省份,充满越南和义安的特色文化;成为中北部地区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第39-NQ/TW号决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敬爱的胡伯伯故乡的特殊关怀,为义安省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其符合其在中北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完全符合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愿望和期待。我党和国家对义安省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关心、信任和期望,既是莫大的骄傲,也是一份崇高的责任。
这需要全省各级党委、党组织和政治体系集中、主动、精准、有效的领导和指导。干部要秉持和提升精神风貌、责任担当、能力素质和勇气,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领导和管理者要真正发挥表率作用。每一位干部、党员和全体人民都要弘扬团结、共识、积极参与、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义安省要建设廉洁、强大、团结、坚定的党组织和政治体系……确保第39-NQ/TW号决议顺利实施,带领义安省快速可持续发展,不愧为胡志明主席的故乡。

回顾70年前的奠边府大捷,我们看到,正是对独立的强烈渴望、团结一致、坚定信念、自力更生的意志、奋起直追的斗志、战胜困难挑战、抓住机遇的决心,才是我们民族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辉煌的历史提醒我们,宜安要继续发扬宜安土地和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英雄气概、创新精神、勇敢精神和高尚品德,坚决落实第39号决议,实现全省可持续发展,为全省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领域打造新的“奠边府”,不愧为胡志明主席的故乡;无愧于先辈们和前辈们的伟大贡献,正如阮富仲总书记所言:“步伐坚定,走得远,才叫义安省是义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