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奇山乌鸡品牌
乌鸡是启山县人民的传统家畜,得益于高原地形、气候特点和悠久的农耕习俗。为了发挥这一优势,该县启动了乌鸡品牌培育项目。
芒龙乡气候地形特殊,被称为“义安省的沙巴”,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在芒龙一村,武瓦图家曾是贫困户,多年来,他们家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一小块旱稻田和饲养黑猪。然而,由于疾病,猪只生长不良或死亡,武瓦图家常年处于物资匮乏的状态。武瓦图说,如今他们家已经摆脱了贫困,这要归功于学习了县农民协会在芒龙乡推广的黑鸡养殖模式。

芒龙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武巴旭先生详细介绍了这一模式,他表示,2020年,区农会实施了芒龙乡奇山乌鸡品牌发展项目,项目期限为2020年至2023年,规模为10户。2020年,该项目先在3户农会进行试点,随后扩展到其他7户农会。每户农会都获得了400只本地乌鸡品种和3个月饲料购买资金。此外,区农会和乡农会的干部定期到户检查,指导农户饲养技术,并联系相关产品销售点。
这种模式在乌鸡养殖户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并带来了相当高的收入。一些农户的鸡群数量已增至600至1000只,例如武东波先生和武益苏先生。例如,武东波先生家从最初成功饲养的一批鸡开始,就开始培育和繁殖漂亮健康的鸡群,并优先选择纯种本地乌鸡。之后,他家不断投资发展鸡舍中的肉鸡,鸡群数量从300至700只,有时甚至超过1000只本地乌鸡,年收入达2.5至3亿越南盾。此外,波先生还从银行贷款更多资金,扩大养鸡规模,拓展肉鸡和本地乌鸡品种的销售服务,同时动员成立了拥有15户(36名成员)的乌鸡养殖农民协会。2021年,在项目实施一年后,芒龙公社成立了芒龙公社农业和社区旅游合作社,帮助人们推广和消费以乌鸡为主的特色农产品。

芒龙公社的人们从最初饲养乌鸡的三户人家身上看到了将乌鸡开发成商品的效益,于是纷纷学习效仿。一些家庭甚至投资购买孵化器,既可以自己养殖乌鸡,也可以出售给别人,比如萨莱村的古巴科先生家。武瓦图先生家效仿后,得到了公社农民协会的支持,获得了低息贷款用于饲养乌鸡,并于2023年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
作为芒龙乡最早的三位民宿业主之一,刘依婷女士表示,乌鸡最初主要是为了自家饲养,也是当地居民逢年过节、过年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如今,尤其是在当地大力发展社区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背景下,刘依婷女士和芒龙乡的许多其他家庭一样,通过饲养和出售乌鸡获得了额外的收入。
“乌鸡也是依婷民宿推出给游客的菜单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很受欢迎,尤其是药叶乌鸡,既有典型的山林风味,又有保健功效。从古至今,这道菜一直被用来帮助妇女产后快速恢复健康。”刘依婷女士说道。

奇山县农民协会主席潘文孟表示,2020年,该县农民协会制定了10/DA-HNDH项目,旨在发展芒隆乡的乌鸡养殖业。初期,该县农民协会向芒隆乡的10户农户发放了1000只种鸡,并提供了技术指导,还提供了2个孵化器和2台发电机,供农户养殖土鸡。同时,该县农民协会还协调专家和职能部门,支持芒隆农业和社区旅游合作社成功维护OCOP乌鸡品牌。
从最初的成功开始,继续项目的各个阶段,县农民协会建议越南中部农民协会支持芒龙公社扩大乌鸡养殖,朝着生产生物安全肉的方向发展,规模为10户/4,000头;建议省农民协会支持奇山县扩大乌鸡养殖,具体是会图公社的规模为3户/900头,南坎公社的规模为3户/600头,那莱公社的规模为3户/600头。

项目实施过程中,启山县各级各部门也引导群众向生物安全方向发展乌鸡品牌,使其成为该县主要乌鸡产品之一。
截至目前,受益于奇山乌鸡品牌发展项目的农户已稳定饲养家禽,并成为县内外消费市场的鸡种和乌鸡产品供应源。特别是,这些农户积极配合芒隆农业与社区旅游合作社,为游客提供乌鸡产品,并多次参加省内外展销会,推介奇山乌鸡OCOP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