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西贡特种兵》:最大的胜利是找到和谐
如今,很难一一列举1982年拍摄的四集电影《西贡特种部队》(导演:黎芳-阮青,编剧:龙文)的成功和巨大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第一部,也几乎是唯一一部关于“特种部队”的电影,两线观众都能观看。据该片导演武文雅先生估计,目前已有约1000万观众在大银幕上观看了这部电影,DVD和网络观看的观众也不少。
每次暗杀成功,西贡突击队往往都会留下痕迹,以树立威望。 |
《西贡特种兵》与黑白电影《万兵拉人》(共8集,导演:黎黄化)同时期拍摄,秉承同样的精神。但《西贡特种兵》是一部彩色电影,包含《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战友》和《茶来旦旦》。常信、光泰、清岱、水安、河川、裴强、杜文严、罗伯特·海、金池、阮梅雅、小文勇……等数十位演员的精彩演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是出于自己的目的,或许是出于最大限度地“尊重客观现实”的精神,龙文导演成功地在战场两边找到了共鸣和共鸣。
城市特种部队是一支非常特殊的战斗部队,从1961年到1975年4月30日,几乎只存在于西贡市区。与正规的特种部队完全不同,城市特种部队接受的是标准训练,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只需要有效的身份证件,潜伏在民间,执行许多任务,从战斗、隐蔽到通讯、侦察敌情、运输……如果说特种部队的行动通常发生在夜间,那么特种部队的行动则是在白天,速度快如闪电,大约3-5分钟,主要是为了树立威信。
拍摄一部关于这支部队的电影虽然有趣,但却非常困难,因为关于他们的信息有限且保密。更不用说很多人加入了突击队,然后就“失踪”了,因为他们以为他们的默默使命和默默贡献已经结束,无需再提及。
Thuy An 饰演 Ngoc Lan,鸭粥小贩 Ngoc Lan,间谍,Sau Tam 的情人 |
现实+虚构合理
该片开拍于1981年,最初是由海丰少将(前西贡特种部队司令,时任胡志明市军事指挥部司令)下令拍摄的。导演龙云在一次谈话中表示:“我听说过很多特种兵的光辉事迹,所以很想接拍,但我对他们了解不多,建议你邀请像杜楚先生、白贝先生这样的著名特种兵来拍,这样我就能见见他们了。”
电影制片厂建议他与擅长虚构的编剧黎芳合作创作剧本。编剧阮清回忆道:“解放后的第二天,随着西贡突击队的出现,我见到了那些创造神圣奇迹的人们。”《西贡特种部队》的剧本经过整理,融合了生动的现实(阮清的记录)和合理且引人入胜的虚构方式(黎芳的创作)。从此,龙云继续创作,始终将创作精神放在首位。
还需指出的是,当时正值解放初期,一部委托制作的电影,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沦为拙劣的宣传品,只会歌颂胜利(这是当时许多文艺作品无法避免的)。《西贡特种部队》的制作初衷也是为了歌颂胜利,但或许是出于尊重客观现实的考虑,影片部分地刻画了1975年之前西贡政府和城市的形象和风貌。这一点,首先使得当时大多数南方观众能够更加安心地观看这部电影,尤其是在心理层面。
![]() |
Thuong Tin 饰演 Sau Tam,一位勇敢的突击队员。对于正值巅峰的 Thuong Tin 来说,这个角色并不突出,但却是观众最难忘的一个角色。 |
多方面的观点
从表面上看,《西贡特种部队》具备战争片的所有元素,依然是战斗,有时甚至像古芝地道那样激烈。但其核心在于,它对战线双方生活和感受的刻画能力与众不同。在允许的框架内,剧组试图找到一个客观、现实的视角,解释为何大规模特种部队能够存在于西贡市区。特种部队之所以能够生存和运作,是因为人民隐藏了他们,他们来自人民,也回归于人民。
如果从表面上看,电影制作人可以把西贡人民描绘得随和,把旧西贡政府的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队描绘得专业性不强、缺乏热情,而城市突击队则精锐精干、聪明伶俐。但龙云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他只描绘了一种时代潮流,许多人倾向于革命,因此城市突击队可以生活在这种情绪中。从这一点来看,这或许是最早对和谐与和解进行分析的电影,而当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
虽然是间接的,但影片也警示了维护和失去民心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民心,坚持一百倍容易;有了民心,成功一千倍难”。因此,电影《西贡特种部队》最大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展现了这支史无前例的部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在于抓住了民心从战时走向和平时期的桥梁。
第19届越南电影节计划于2015年12月第一周举行。今年恰逢西贡解放40周年(1975-2015),因此第19届越南电影节将“南下”,在胡志明市举办。电影部与胡志明市文化体育旅游部合作,目前正在筹备提交给文化体育旅游部的方案。 据电影部介绍,由于今年参赛影片数量增加,优质影片增多,预计将采取评选影片的方式参赛,而非像往年一样只提交影片参赛。除了主要奖项设置外,今年还将继续保留观众选择奖。 |
根据 TT&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