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订单不产生收入,谁来承担责任?
不仅媒体,连脸书上也有很多声音质问,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却一张票也卖不出去。
相关新闻 |
---|
“210亿美元对于一部历史片来说太少了。100万美元不算什么,连一个外国演员的片酬都不够,更别说拍电影了。”写过很多剧本、执导过许多重要戏剧和艺术节目的编剧阮光荣概述了电影《与历史共存》210亿美元的故事。
![]() |
电影《与历史共存》中的场景。 |
关于电影《与历史共存》的故事,该片耗资210亿越南盾,却没有任何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您认为,这笔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
- 不仅在媒体上,在Facebook上也充斥着太多观点,比如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却卖不出一张票?效果如何?谁该为此负责?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准确。首先,如果你想讨论它,你必须了解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它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你不了解它,就急于将这部电影评判为一种模仿,那么从表面上看,这是不对的。对于《与历史共存》,你必须明白,它不是由导演Thanh Van选择的,而是由电影部门选择的。导演只是处理它的人,他必须像遵守法律一样遵循剧本。它不能被扭曲,也不能被改变。如果Thanh Van没有拍摄这部电影,就像你说的,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这部电影很难找到观众,那么很快就会有很多其他人愿意拍摄它,不可能只是觉得它不好,但没有人会接受它。在那种“有序”的语境下,无论导演多么有才华,他都无法彻底改变影片。
我不怪导演,因为政府的钱就该由政府花。他们得说得对,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拍一部像历史片那样的电影太对了,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电影应该为观众带来开放的视角,而不是强迫他们只看一个方向。
每次周年纪念放映的电影,宣传时长都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如果艺术被置于宣传的轨道上,它就不再是公众的艺术,而是别人的艺术。我们必须让观众喜欢,而不是让上级喜欢。否则,电影的内容永远会僵化、陈旧。我相信,以青文先生和段明俊编剧的能力,如果他们能主动出击,这部电影会更好。我拍过几部类似的宣传片,所以我非常理解,这其中的艰辛。
![]() |
编剧 阮光荣 |
清文先生谈到了这部电影的难处:宣传预算不足,甚至连做一件T恤都舍不得花钱买纽扣。但在我看来,公关预算太少并不重要,因为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没有花钱,但传播量仍然很大。即使广告费很高,但单看内容,说是“周年纪念日”,人们也不会想浪费时间去看。人们认为它是为了宣传,但如果人们不看,怎么能算作宣传呢?很多读者对《与历史共存》这个名字有理由产生疑问。名字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叫呢?名字本身就是一种指令,一种强制。你强迫观众与历史共存,如果我不与历史共存呢?这有错吗?我爱这个国家,但如果我不与历史共存呢?
210亿美元对于一部历史片来说太少了。100万美元不算什么,连一个外国演员的片酬都不够,更别说拍电影了。拍《奠边府大战》的时候,在片中安排了A1高地战役的大型场景,你才意识到,钱根本不算什么。你必须全心全意地去理解它。在这种机制下拍电影的导演很吃亏。这210亿美元根本没用来拍电影。我记得很多年前拍一部关于同禄丁字路口的电影,批准的预算是44亿美元,但为了补贴家里兄弟的片酬,最终被削减到7亿美元。还有很多其他的“落差”,艺术家们都无法一一详述。
有人说,如果这210亿落入私人手中,这部电影会不一样。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我不相信。这只是一种挑衅的言论。
对于一个经历过无数战争、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来说,竟然没有一部电影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您觉得这很矛盾吗?
没错。公平地说,很少有国家的历史能像越南那样精彩。要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问题:艺术家的视角和艺术家对历史作品的解读不正确。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描绘历史,却缺乏创造力。甚至连“描绘”本身都不客观。描绘必须兼顾光明与黑暗,为什么保宁的《战争的悲伤》如此优秀,因为它既有光明也有黑暗?但谈论历史电影时,却只关注战斗和胜利,而忽略了失败。这既不客观,也不诚实。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太穷了。穷到什么都拍不好。就算场景是假的,也别想什么天马行空的。历史片从来没有像这样的战场设定。拍战争片很难,因为一切都需要最高水平。除了好的剧本,我们还需要很多钱。同时,还有人力资源的问题。这让演员们感到惋惜,但看越南电影几分钟后,你就知道他们在“演戏”,那为什么观众不会觉得无聊呢?而在外国电影里,他们演戏我们却浑然不知。一代演员之所以演技精湛,是因为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记得在一部电影里,人民艺术家茶江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学习当农民,而在这里,她拿到剧本后第二天就当上了农民,皮肤都还没变黑。她走路的姿态和说话的语气都充满了城市气息。不得不说,以前只要有电影,就算拿刀架着脖子,你也会去看。现在很多年轻人开玩笑说,宣传片就算拿刀架着脖子,你也不会去看。因为除了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每个人都知道这些,但没人去实践。人不变,管理停滞不前,等等。这是一个管理上的错误,需要思维上的革命。否则,就别做了,找个像张艺谋这样的外国导演来做吧。
越南电影水平很低,但很多人仍然抱有幻想。在从现在到2020年的电影发展规划中,电影业提出了成为亚洲第一的雄心壮志,很多人觉得这很可笑。就像一部很多人都熟记于心的戏剧一样,生活必须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电影水平很低,只比柬埔寨好一点。因此,对于重要的历史电影,国家必须出钱聘请导演留下自己的印记,然后我们的导演才会效仿。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电影《印度支那》和法国人拍摄的关于奠边府的电影气势恢宏,感人至深。但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的力量有限。
![]() |
导演阮青云在片场 |
如果不是,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伊朗电影模式,像越南那样,投资很少。因为他们知道资金有限,实力薄弱,所以他们专注于展现这个国家极其痛苦、极其深刻的片段。例如,他们也拍摄了一部关于奠边府的电影,选择一些小人物的性命来展现其中的痛苦和情感。不要描写战争,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我相信像这样的电影只需要30到40亿越南盾就能制作完成。但这种“根深蒂固”的血液,做任何事都只想着宏大。如果我们想要改变,我们需要坐在一起,简单地说一句我们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只有坦诚相待,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整合彼此的优势。这种整合体现在题材、演技、投资等方面……与其写长篇小说,不如写短篇小说,只有100字,但充满痛苦。
所以,一遍又一遍,还是那句话,把责任推到机制上,这样就没有人需要承担责任了?
- 责任有点难确定,因为如果我们说电影部命令导演拍这部电影,那么我们就得反过来问,导演自己明明知道没人会看这部电影,但他还是无动于衷。所以,越南电影制片厂的责任在哪里?如果艺术家只是接受这一切,他的人格又在哪里?但这真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这么一个比喻,如果一个国有单位亏损或者不盈利,它就要承担责任。所以,如果一个国有单位拍了一部没人看的电影,总得有人负责,总得有人处理吧?
- 可是,剧本是电影部选的,我怎么能受罚呢?观众看不看,我也不知道。放映前,电影行业的领导们都看了,觉得很好看,我怎么能受罚呢?
据GD&XH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