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劳动力短缺,新加坡使用机器人。
护士机器人可以监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生命体征,而服务员机器人则可以帮助将顾客的脏盘子送到厨房。
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感到担忧。科学家认为这将导致大规模失业。然而,在新加坡,由于对外国劳工的严格管制,企业正因人力资源短缺而举步维艰。因此,在从餐饮到医院等服务行业中使用机器人正成为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首席运营官路易斯·陈表示:“政府正在限制外籍劳工。现在我们很难招到优秀的员工。科技只是解决方案之一。”
这家医院在其护理机器人中使用了IBM的沃森技术,这些机器人可以监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生命体征。它们可以结合血压和心率等读数,并使用算法来计算患者病情恶化的概率。
![]() |
机器人正在Chilli Padi Nonya餐厅收走脏盘子。图片:路透社 |
“过去,这需要人工分析和判断。但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来处理这些问题,”谭说道。
这项今年启动的试点项目已经显著提高了患者安全。“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护士,只是意味着她们能获得更多支持。这提高了效率,也让患者更安全,”谭说道。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附近的 Chilli Padi Nonya 咖啡馆,脏盘子也是由机器人服务员收走的。不过,它不能自己收盘子,而是需要向顾客说:“请您帮忙收拾一下桌子好吗?”顾客把盘子放在托盘上后,机器人会把托盘送回厨房。
“在新加坡,我们很难雇佣到外籍员工。所以使用机器人是最有效的。顾客也很喜欢机器人,经常光顾这里,”店长坎南·坦加拉杰说道。
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几家餐厅在试用这些机器人。其中一个挑战是成本。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机器人制造商优尼泰克机电公司(Unitech Mechatronics)每台机器人的售价超过34,300美元。不过,新加坡政府将补贴餐厅试用成本的近70%。
同样在新加坡,万事达卡的一个研究中心为软银机器人公司的Pepper机器人设计了首款支付应用程序。今年,亚洲多家必胜客门店将使用这款机器人为顾客点餐和处理刷卡支付。此举旨在解放服务员,让他们能够专注于与顾客进行更复杂的互动。
新加坡政府在今年的预算案中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过4.5亿新元,用于支持机器人部署。他们将重点为中小企业提供价格合理的机器人。
然而,科技并非总是受欢迎。新加坡一家餐厅的自动收盘机器人就曾被一名员工砸坏过。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尽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去年销量接近 25 万台,但服务业仍然落后,2014 年仅售出 2.4 万台。
分析人士预测,随着先进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在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将加速增长。在日本,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政府也支持在医疗、护理等服务行业中使用机器人。
据越南国家经济研究所(VNE)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