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新娘”习俗的转变
(Baonghean)-泰国人的“抢新娘”习俗、蒙族人的“挽妻”习俗,都具有人文特色,形成于很久以前,并流传至今。近年来,由于社会现实和一些人的错误认知,这一习俗被歪曲,被称为“抢妻”、“抢妻”、“抢新娘”……
十年前,在归合县(Quy Hop)的山区,泰国民间曾发生过几起类似“抢新娘”习俗的变种,这些变种后来被口口相传,并被大众媒体报道。2007年1月12日晚,周田乡(Chau Tien)一群年轻男子骑着摩托车来到森林边缘,商议抢劫周田乡帕村(Phay)一名16岁女孩,并将她带到周光乡光香村(Quang Huong)。
![]() |
女孩被年轻男子绑架并强迫骑上摩托车。图片来源:互联网。 |
由于女孩哥哥的介入,事件未能成功。几天前,六名来自周鸿乡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行驶15公里,来到该区民族寄宿高中的宿舍,将一名11年级的女生罗氏蒂(Lo Thi Th.)“护送”回村,与她的朋友德(Duc)结婚。这次,学校官员和一些学生追了上去,救出了她,让她可以继续上学……事发后,德的家人根据社区规定被罚款,德本人也被周鸿乡人民委员会处以30万越南盾的行政罚款。
此前,从2004年到2007年,类似上述两起“抢新娘”习俗的变种,也曾在义安省的一些山区县零星发生过,例如:贵州省、贵风省、昆强省、祥阳省……这些案件大多没有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也没有被媒体“报道”,因为女孩和她的家人“默默接受”既成事实,因为后果不太严重,或者有其他原因……
![]() |
这是 Quy Hop 泰国人传统婚礼中的一种习俗。 |
事实上,义安省泰族社区的“抢新娘”习俗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明确的规制,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婚姻自由权和人权的认识已经十分清晰。关于“抢新娘”习俗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一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习俗一直被视为一种人性特征,具有构建和凝聚社区力量的本质。
居住在归合县周光乡安村的79岁老人萨姆·文和(Sam Van Hoa)解释道:“抢新娘”习俗一直被认为是传统婚姻法敞开大门中的一扇窄门。这扇“窄门”挽救了许多僵局,避免了因相爱的情侣出于某种原因未得到双方父母的允许而犯下的愚蠢行为造成的悲剧后果……
通过2004年至2007年的“拐妻”事件,各级管理机构、部门、组织以及社区知名人士积极对村里的孩子们进行宣传和劝诫,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事实证明,十年来,社区里没有发生过一起被认为是错误和应该受到谴责的“拐妻”事件……
然而,2017年2月4日,一场光天化日之下摩托车“抢妻”事件被拍到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据称,这段视频是在归合县周禄乡的路口拍摄的。该视频及相关信息在脸书上发布后,被多家网络报纸和社交媒体用户广泛转发,几乎在2017年初引发了“热议”……看到一些年轻人,包括泰国年轻人的评论,很难接受他们竟然还把视频中的“抢妻”行为与泰国人的习俗联系起来。
利用习惯法“偷妻”、“抢妻”的行为日益受到谴责,因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婚姻权的行为,需要及时制止,并依法依规处理。加强宣传教育,也让女孩们认识到自由恋爱的权利、选择婚姻的权利,维护自身幸福的权利。许多地方的泰族村落社区,将习惯法具体化为书面形式,经大家一致同意,使村落的习惯法真正纳入国家法律的框架……
萨姆·文平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