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老板妻子的惊人写作生涯
麦肯齐·贝佐斯是世界首富贝佐斯成功背后的妻子,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
麦肯齐·贝佐斯登上 2013 年《Vogue》杂志封面。图片:时尚。 |
麦肯齐·贝佐斯接受杂志采访时尚2013年,她还不是亚马逊亿万富翁杰夫·贝佐斯的妻子,而是一位小说家和四个孩子的母亲。
采访在西雅图郊区贝尔维尤的一家泰国餐厅进行。记者印象中的麦肯齐·贝佐斯,并非她2005年出版的第一本书《路德·奥尔布赖特的考验》封底上那位说话轻声细语、样子略显笨拙的女子。
然而,当麦肯齐·贝佐斯踏进餐厅的那一刻,记者立刻发现第一印象不对,这个女人看上去气质优雅,皮肤白皙,颧骨高耸,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犹豫和迟疑。
麦肯齐·贝佐斯坐在午餐桌旁,开始谈论写作。她的第一本书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创作,“流了很多泪”。在此期间,她从西海岸搬到了东海岸,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并帮助丈夫白手起家打造了亚马逊帝国。
“杰夫是我最忠实的读者,”麦肯齐谈起她这位著名的丈夫时说道。这位亚马逊老板总是愿意放下所有计划中的工作,坐下来仔细阅读妻子的手稿,并对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进行评论。
当麦肯齐开始创作第二部小说《陷阱》时,她决定打破旧习惯,加快写作速度,甚至比第一部更快。“不和杰夫谈论这本书,结果证明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她说。“因为我越早写完,就能越早和他分享,聊聊过去三个月里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那些人物。这些人物在我脑海中如此真实,以至于我开车去学校接孩子的时候都能哭出来。”
《陷阱》讲述了洛杉矶四位女性在短短四天内发生的精彩故事。如同第一部作品被《洛杉矶时报》评为年度最佳小说之一一样,在第二部作品中,麦肯齐运用自己的职业塑造了人物性格:一位是动物救援员,另一位是少女妓女。一位身居高位的女性安全专家拥有预测威胁的能力,但在需要展现人性弱点的亲密关系中却显得笨拙。一位好莱坞明星备受瞩目,却与母亲断绝了多年的联系。这部小说是一部惊悚小说,情节巧妙地贯穿于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发展,让读者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感到压抑。
麦肯齐(左)和杰夫·本佐斯手牵手参加一场户外慈善活动。照片:美联社。 |
麦肯齐在旧金山长大,父亲是一名理财规划师,母亲则是一位全职妈妈。童年时期,麦肯齐是个害羞的书呆子,喜欢躲在卧室里写故事、读书。
麦肯齐决定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是为了有机会参加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写作课。莫里森曾获得过无数奖项,其中最著名的是凭借《宠儿》获得的普利策最佳小说奖、美国文学协会颁发的对美国文学发展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作家奖章以及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托妮·莫里森至今仍认为麦肯齐·贝佐斯是“我在创意写作课上教过的最好的学生之一”。
谈及自己的亿万富翁丈夫,麦肯齐·贝佐斯承认,嫁给一位拥有数千亿美元财富的男人是命运的幸运安排,尤其是对于一个只想写文学小说的女人来说,麦肯齐认为,写文学小说并不赚钱。
“我绝对是个彩票中奖者,”她说,“我丈夫的成功在很多方面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但这并不是我人生的全部。我的父母相信教育的力量,从未怀疑过我的写作能力,而且我还有一个深爱的丈夫——我想,这些才是我人生的幸福。”
麦肯齐·贝佐斯把她和杰夫·贝佐斯的初次见面比作买彩票。他们在纽约一家风险投资基金的面试中相识。麦肯齐说,她需要这份工作来维持生活开支,同时继续她的写作。“我的办公室就在他隔壁,我整天都能听到他的笑声,”麦肯齐回忆道。“我怎么能不喜欢他的笑声呢?”她开始向杰夫发起追求,首先是邀请他共进午餐。交往三个月后,他们订婚了。三个月后,他们结婚了。麦肯齐当时只有23岁。显然,这位年轻女子不是那种会犹豫不决的人。
婚后不久,杰夫就告诉妻子他想开一家网上图书销售公司。“我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她说,“但我看得出他有多兴奋。” 麦肯齐也准备放弃纽约的一切,搬到西雅图,追寻丈夫的梦想。
“我觉得我妻子足智多谋、聪明伶俐、魅力十足。我很幸运,在我们见面之前就看过她的简历,而且我很清楚她的SAT成绩。分数嘛……我从来没说过,”杰夫·贝佐斯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他标志性的笑声。
从各方面来看,杰夫和麦肯齐都是婚姻的完美典范,两个人组成了一个更强大的团队。“杰夫和我截然相反,”麦肯齐承认。“他喜欢与人交往,非常善于交际。鸡尾酒会让我感到紧张。闲聊和人群聚集可不是我的强项。”
不过,在需要的时候,麦肯齐还是能站出来主持公共活动,比如她担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会的联合主持人。那天,她穿着设计师胡安·卡洛斯·奥班多(Juan Carlos Obando)设计的一件拖地红色连衣裙,与她平时的牛仔裤和衬衫造型形成鲜明对比。
不是麦肯齐,而是杰夫,他给妻子带了个黛安·冯芙丝汀宝(Diane von Furstenberg)银色刺绣皮包回家。“我很关注她的时尚品味,而且你会惊讶地发现我给她挑衣服的本事有多高,”杰夫谈到他经常给妻子买衣服时说道。“有时候我会打电话问她,‘你是这个尺码的吗?’她会很惊讶,‘你问这个干什么?’然后我会说,‘关你什么事!’这样的事让她很开心。”杰夫笑着说:“我建议男人也这么做。”
这对夫妇的一位老友指出,杰夫性格外向,思维敏捷,而麦肯齐则更善于观察。“家庭对杰夫来说非常重要,他依靠她维持平静的家庭生活。他们是一个正常、充满爱意、充满温情的家庭。这难道不寻常吗?”杰夫的一位老友、癌症研究员丹尼·希利斯认为,富裕家庭的生活往往与众不同。
麦肯齐(左)和杰夫·本佐斯出席活动。照片:路透社 |
建立一个紧密团结的家庭需要时间和精力,写作也一样,尤其是写一些情节复杂、内容丰富的小说。麦肯齐花了十年时间才完成她的第一本书,并不是因为她拖延或懒惰。杰夫·贝佐斯还记得,在一次家庭旅行中,他半夜醒来,发现妻子在浴室里敲着笔记本电脑。
生完孩子后,麦肯齐决定暂停写作,专心照顾和抚养孩子。尽管心痛不已,但她不得不屈服于人性的局限。“写作是一种假装的职业,”她说。“如果你是律师或老师,就不能假装。写作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毅力,因为没有人指望你继续工作。而且,孩子们也需要照顾。生完第三个孩子后,我知道自己无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父母,所以我决定重拾写作。那几年真是忙碌。”
人们常说,既然如此富有,为什么不雇一大群保姆和保育员来照顾孩子呢?但这并非杰夫和麦肯齐的育儿风格。事实上,多年来,这对夫妇轮流尝试在家教育孩子。“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麦肯齐说,“比如带他们去淡季旅行,通过实验探索科学,在家孵鸡蛋,学习中文,用新加坡课程学习数学,加入各种俱乐部,以及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各种体育运动。”
孩子们长大后,杰夫想让妻子有更多时间写作,于是在家附近租了一套一居室公寓,给麦肯齐一个可以专注写作的私人空间。她仍然每天开着那辆老旧的本田车送孩子们上学。如果你在学校停车场遇到麦肯齐,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她那身朴素的牛仔裤、皮夹克和靴子背后,隐藏着一个和丈夫共同拥有巨额财富的女人。“麦肯齐对自我价值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无论贫富,这一点都不会改变,”老朋友希利斯说。“他们不想让孩子过着奢侈的生活。”
小说家们常常公开承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我塑造的人物都基于我认识的人,但并非完全一样,”麦肯齐否认道。但一些朋友从她第一部小说的主人公路德·奥尔布赖特身上看到了麦肯齐的影子。路德·奥尔布赖特是一位中年父亲,由于无法表达真实的自我,几乎杀死了全家人。“她不是路德,”贝佐斯家族的密友、心理学家亚历克莎·阿尔伯特说道。“但和他一样,她在心理上也执着地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独立、自尊的人。”
与此同时,朋友希利斯说,麦肯齐和路德有一点很像:他们都努力去理解别人。“她总是努力去理解周围的人,帮助他们展现自我,发展自己的能力,”希利斯说。麦肯齐的家人朋友提到了她为一些小型节日举办的派对。比如,在亡灵节那天,她会要求每个人都带一道菜来纪念他们已故的亲人。“派对结束后,你会感到彼此联系,并被在场的每个人理解,”希利斯回忆道。
“想太多”是聪明敏感的女性的通病。麦肯齐深谙此道。“写作让我变得更好,”她说。“而且我可能也成了一个更好的母亲,因为我不再总是担心孩子,而是专注于故事里的人物。”
杰夫对此表示赞同。“写作让她快乐,”这位世界首富谈及他的妻子时说道。麦肯齐每天早起写作,对本佐一家来说都是美好的一天。“我醒来的时候,”杰夫说,“看到她在厨房里跳舞,孩子们和我都很喜欢。”
亚马逊因扼杀传统书店而饱受诟病。但麦肯齐反驳道,亚马逊的目标并非与传统书店竞争,而是为读者带来最佳收益。尽管亚马逊拥有自己的出版社,但麦肯齐·贝佐斯并没有选择“家人”来印书。谈到妻子与另一家出版社签约,杰夫·贝佐斯风趣地说:“我们称她为我们错过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