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胡伯伯关于自我批评和报刊批评的讲话
6月9日,中央党办向有关部门发出第1200-CV/VPTU号文件,要求落实总书记阮富仲的指示,就新闻媒体报道的有关后江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郑春青的有关情况作出澄清和总结,此篇文章引起了舆论、干部、党员和人民的高度关注。
问题不仅在于私家车被用作公车并重新办理牌照,更重要的是,郑春青先生的官员调任和任命也存在需要澄清的问题。通过此次事件,新闻媒体在发现和反映官员和群众对日常生活中负面、不实现象和不满情绪方面的作用,再次得到更清晰的体现,以便各机关、机构、单位和地方进行检查、核实和处理。
更重要的是,总书记在案件刚刚交由有关部门调查、澄清是非时就指示在媒体上公开发布公告。此事是在越南革命新闻日91周年之际提出的,有助于鼓励和激励新闻机构、新闻工作者和记者更加积极地参与打击负面现象的斗争,不惧怕人民的发现和反思被压制。
30年前,阮文灵总书记就曾严厉批判所谓的“可怕的沉默”,以此攻击官僚主义、腐败、浪费和消极行为的“堡垒”。“可怕的沉默”是那些掌权者相互勾结、互相回避、互相包庇,共同犯下腐败、浪费和消极行为的沉默……“可怕的沉默”也是人民的沉默,是那些积极分子在他们自己和所有人面前都目睹的消极和错误面前的沉默。
阮富仲总书记的这一指示,或许也是为了唤醒过去我国存在的沉默现象,并消除人们过去在媒体上受到批评的恐惧。这也符合胡志明主席66年前的指导思想和建议。1949年4月15日出版的《真理报》第109期刊登了作者LT(胡志明主席笔名)的文章《良药苦口,真话伤人》。文章谈到,有些干部认为公开批评自己的缺点是有害的,因为:
“敌人会利用这一点进行反宣传,
- 降低组织和政府的威望,
- 让犯下这一错误的警官丢脸,
- 只需进行粗略的内部批评就足够了。
这是错误的。这是病态的,害怕药物。这是不理解批评的意义和力量。
| |
胡志明主席指出了防止敌人进行反宣传的途径,即“没有比避免缺点、改正缺点更好的了”。如果你犯了缺点,即使“你想掩盖,人们也会知道”。他还肯定地说:“一个组织或政府如果掩盖其干部的缺点,那它就是‘软弱’和‘倒退’的组织或政府。如果一个组织或政府敢于指出其干部的缺点,并有方法改正,那么‘它的威信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提高’。”
不敢公开承认自身缺点、害怕同事和人民批评、没有勇气改正自身缺点的干部,不配做干部。他强调:“批评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级的批评不够,同志和同事的批评也不够。还要接受群众的批评,这样批评才完整。” 胡伯伯提倡全体干部,从上到下,都要“竞相改正缺点,发扬长处”。
1952年7月31日,《人民报》刊登了胡志明主席笔名CB的《反对官僚主义、腐败和浪费》一文,其中也谈到了当时自我批评和报刊批评的情况。文章写道:“近来,人民和报刊开始(尽管仍然犹豫不决、断断续续)提出批评。然而,受到批评的组织或机构却保持沉默,既不发表自我批评,也不努力改正。这是‘蒙眼捉鸟’、‘匿病怕药’的态度,是不诚实、不正直的态度。我希望那些受到人民和报刊批评的人,能够在人民和报刊面前,诚实地进行自我批评。”
据河内新闻社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