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瓦巴戴先生家热闹非凡。他和妻子也按照蒙族习俗,蒸糯米做年糕来庆祝春节。这些年糕的主要原料是高地糯米。
将糯米洗净,放在炉子上煮2-3个小时,直到糯米变得很粘。然后取出放在木槽里,用杵捣碎。
 |
祥阳县仁迈乡会错村有44户人家,300多人,其中100%是苗族人。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做糯米糕。图片:Hien Chuong |
 |
会姑海拔超过1300米,终年云雾缭绕。图片:Hien Chuong |
 |
糯米倒入木槽后,妇女们会将其摊开冷却,然后再舂米。图片:Hien Chuong |
 |
捣年糕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很大的力气和技巧。因此,捣年糕的人通常是体格健壮的男子和年轻人。每次捣年糕时,两个人会一起捣,累了就交给另外两个人。捣得越仔细,年糕就越有弹性,越美味,保存的时间也就越长。照片:Hien Chuong |
 |
这些年糕的形状像月亮和太阳,象征着蒙族人民对繁荣昌盛、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蒙族每年农历新年三十的祭祀上,少不了糯米年糕。前六对年糕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供奉给天地和丰收之神。剩下的年糕则被密封在木罐里,供奉给尊贵的客人享用。”-Va Ba Dai先生分享。照片:Hien Chuong |
 |
春天,会错村的村民们在村子中央的庭院里进行集体娱乐活动。图片来源:Hien Chuong |
 |
今年,在会错村,人们也像低地人一样包板粽。这被视为村里春节的“重要活动”。因为这是会错山顶上的家庭第一次包板粽。仁梅边防站(义安边防站)黄春青少校表示:“为了让少数民族也能共享传统春节,士兵们来到村里,教大家如何包板粽,既是为了展现文化传统,也是为了与大家一起欢度春节。” 图片:Hai Thuong |
 |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凭借团结互助、攻坚克难的精神,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投入以及边防人员的帮助下,尤其是仁梅乡苗族人民,以及整个仁梅乡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转。图:苗族苗族女孩和男孩们正在过春节。(海上) |
 |
传统的春节也是美丽的会错县青年男女们联络感情、维系感情的节日。每当春天来临,会错县到处都回荡着招亲的笛声,青年男女们纷纷前来参加春节联欢会……图:Hien Chuong |
 |
春季抛花果。会固村已成为义安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村。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2017年,会固村数十户家庭通过发展百香果种植模式,收入达4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图片: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