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在贫瘠土地上采取的新思维和不同行动,成为一名“杰出的越南农民”。
(Baonghean.vn)——多次回到清香(Thanh Huong,又名清章Thanh Chuong),这片土地的名字“Eo Treo”(意为“稻米祭祀”),光是听着就让人觉得艰辛难行。然而,凭借着“创新思维”和“另辟蹊径”,范越德(Pham Viet Duc)靠养猪业年入数十亿越南盾,成为2023年越南优秀农民的典范。

范越德(1983年出生于清章县同文乡)出身农民家庭,从小就体会到“手脚沾满泥泞”的艰辛,但他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他前往同奈省,开始从事动物饲料和兽药生意。
同奈省被誉为越南的“养猪之都”,这不仅帮助德先生顺利开展业务并获得丰厚收入,也开拓了他对现代化、封闭式、生物安全畜牧养殖的视野和思维。在同奈省的工作经历也让德先生结识了许多亿万富翁养殖户,他们拥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场,西装革履,皮鞋锃亮,豪车云集,这一切都得益于现代化的自动化养殖技术。这些经历激发了德先生通过畜牧业致富的念头。

Duc说:“同奈省土地面积小,人口众多,所以很难建立大规模的畜牧场,初期投资也比较高。而我的家乡清章市土地辽阔,很多地方都远离居民区,因此在保障畜牧业安全和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方面非常有利。我决定回到家乡,梦想靠养猪致富!……”
德克前往距离家乡同文乡和区中心数十公里的清香县租地建农场。他手头只有一点积蓄,又借了70亿越南盾,全部用于建造畜棚,并引进水电。“那时候,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决心……”德克说道。

凭借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杜克投资建造了冬季带供暖系统的封闭式谷仓,夏季安装了通风扇和散热器,以确保温度适合当地恶劣的天气条件。
为了节省劳动力,他投资了一套自动喂料和饮水系统;安装了摄像头以便轻松监测猪的健康状况……同时,他将猪舍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母猪区、后备母猪区和育肥猪区。他饲养了500头母猪,每年为他的养猪场提供约5000头种猪。
“初期投资确实比较高,但我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育种过程。例如,积极参与育种可以帮助我节省前期成本,尤其能保证猪的健康,让猪生长良好,并有效控制疾病,”杜克说道。

除了大规模养殖牲畜外,Duc还与饲料公司合作,以批发价采购饲料,并积极寻找750吨生猪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他还扩大了猪肉制品(如肉松、火腿等)的加工规模,以每年约50吨的产量供应市场。因此,尽管猪肉价格会随市场波动而起伏,且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由于市场需求稳定,农场的生猪产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范越德的农场也是清章县循环经济的先驱典范——一个过程的产出是另一个过程的投入。具体来说,为了充分利用畜牧业的副产品,他将农场规划为养了3000只鸡,拥有1.5公顷的鱼塘和50公顷的相思树种植园。
他说:“目前,我家养猪场采用生物养殖方式,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封闭式养殖意味着不会爆发疾病,保证了环境卫生,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利润。此外,我还聘请了一位专业的养殖工程师,月薪2200万越南盾。”
以我自身的经验来看,畜牧业成败的关键在于疾病防控。从培育无病品种、保持牲畜清洁到远程疾病预防,良好的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其次是积极主动地提高产量;第三是充分利用畜牧业的副产品,以短期效益支持长期效益,从而建立可持续的轮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范越德的农场如今每年扣除各项开支后盈利约30亿至50亿越南盾,为12名工人提供了每月600万至800万越南盾的固定工作岗位,并雇佣了数十名季节性工人。除了经济发展,范越德本人及其家人也始终积极投入人力物力,为当地新农村地区的建设贡献力量。他曾荣获义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发的2016-2020年度“优秀农民”荣誉证书,并入选越南农民联盟中央委员会评选的2023年度“越南百名杰出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