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市庆祝重建五十周年
(Baonghean.vn)——4月28日上午,义安省越德友好协会与省建筑师协会和荣市集团配合举办庆祝荣市重建50周年(1974年5月1日至2024年5月1日)的仪式。

出席仪式的有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阮氏秋香、乂安省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武氏明生、荣市市委书记潘德同。
省人民议会副主席阮如魁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出席仪式的还有越南城市规划协会代表;建筑师、艺术家、前德国荣市建设专家维尔纳·乔治;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克里斯蒂娜·施文克尔,以及参与荣市重建的成员和荣市几代居民。
辉煌的历史
荣市1804年,嘉隆王下诏将义安省首府从林城-富石迁至荣市,荣市正式成立。在法国殖民时期,荣市-滨水成为越南中部最繁华的工业、技术和商业城市。

然而,1947年,荣市军民本着为国捐躯的精神,实行焦土政策进行抗战,亲手摧毁了几乎所有的城市、经济和民用基础设施,投入了长期抗战。
和平结束后,荣市于1954年至1964年间开始重建,建成了一批工业、教育和民用设施。1963年,荣市重建。然而,短暂和平时期十年建设的成果再次被美帝国主义空军和海军的毁灭性战争(1964年至1972年)彻底摧毁。
如果说1954年荣市人回归时,整座城市还是一片瓦砾,那么1973年,荣市从毁灭性的战争中重生时,这座城市却只剩下无尽的弹坑。荣市几乎没有一栋完好的房屋。一切都只是一片荒凉和废墟。
然而,荣市再次复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和人民无私、真诚和正义的援助下,这座城市得以重建。1973年10月2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签署了《荣市重建协议》。资金、机械、车辆、材料、技术,尤其是来自遥远的德国的专家,立即抵达荣市。
德国人不仅参与荣市的总体规划,还帮助荣市和义安省修建、升级和改造了近30个重要项目,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光中公寓大楼的建设。

1974年5月1日,政府副总理兼建设部长杜梅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和乂安省领导一起,隆重地奠基光中地区建设的第一块砖,正式标志着荣市战后重建进程的开始。

经过50年的战后重建(1974年5月1日至2024年5月1日),今天的荣市日益现代化,充满活力,努力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中心。
温暖的友谊
仪式上,义安省、荣市领导代表、义安省越德友好协会、义安省建筑师协会、荣春集团成员以及荣市众多民众共同回顾了50年来荣市重建的珍贵而感人的影像资料。

代表们回顾了荣市战后重建的历程。参与荣市重建的建设人员代表、原义安省建设厅官员、91岁的裴南教先生表示:虽然战后重建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在德国朋友的陪伴和热情支持下,当时的荣市逐渐恢复了生机,特别是在城市规划方面,各项工作至今仍然存在。
光中公寓居民代表梁氏清贤女士分享道:“几十年前,也就是上个世纪,住在光中公寓是一种荣幸,并非每个荣市居民都能享受到。这里承载着荣市历史上许多难忘的时刻。如今,虽然原有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建筑,但光中地区的记忆依然铭刻在荣市人民的心中。”


说到当时荣市的重建,就不能不提到远在德国的专家朋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派出了215名专家来到荣市,协助重建工作。
建筑师兼艺术家沃纳·乔治是荣市重建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他说道:“我初到荣市时,这座城市依然荒凉破败,然而,荣市的人们始终热情好客。尽管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在荣市的重建过程中,他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50年后,看到荣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感动……”


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克里斯蒂娜·施文克尔(Christina Schwenkel)教授是《社会主义住房》(Socialist Housing)一书的作者,该书研究了光中(Quang Trung)公寓楼群。她分享道:“荣市和光中地区是我近50年前工作过的地方,这片土地是我记忆的一部分。值此之际,作为一名美国公民,我谨向荣市以及越南人民,就过去战争造成的破坏表示歉意。如今,荣市日益现代化和繁荣,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并将永远陪伴这座城市共同发展。”

省委常委、义安省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武氏明生同志代表义安省向国际友人,特别是参加重建历史上荣市、使荣市拥有今天这样的城市的专家组表达诚挚的慰问。
武氏明生同志还对义安省越德友好协会、义安省建筑师协会和荣春集团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谢和赞扬,感谢他们共同打造了一场意义深远、感人至深、充满友谊的盛会,铭刻在荣市人民的记忆中。此次对外活动也让国际友人了解到荣市是一座充满爱与感恩的城市。


武氏明生同志希望这些活动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向荣市年轻一代传递,从而进一步增强对祖国和城市的热爱,携手建设未来日益繁荣昌盛的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