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少数族裔学生改变的渴望
义安民族寄宿高中的教师们凭借对职业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成为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学生在国内和国际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

内容:Thanh Quynh - 技术:Diep Thanh
义安民族寄宿高中的教师们凭借对职业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成为一代又一代少数民族学生在国内和国际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方法和如何有效地陪伴学生,乂安报社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了功勋教师、乂安民族寄宿高中校长阮氏侨华。
光伏:近年来,学校许多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还在国际比赛中斩获大奖。您认为学校在帮助学生走向国际舞台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功德名师阮氏翘华:多年来,义安民族寄宿高中硕果累累,硕果累累。学生们不仅在省级和国家级优秀学生竞赛中屡获殊荣,更大胆地迈向国际智力竞赛的舞台,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2023-2024学年和2024-2025学年的国际TIMO数学竞赛中,他们荣获11枚银牌、1枚铜牌、3枚鼓励奖。
在波兰举办的INTARG国际发明与创意大赛中,该校学生荣获1枚金牌和1枚特别奖。在韩国举办的WICO世界发明与创意奥林匹克大赛中,他们继续保持佳绩,斩获3枚金牌和3枚特别奖。许多学生还努力考取雅思和国际IT证书,部分学生甚至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越南英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为了取得这些成果,我们始终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事实上,少数族裔学生的起点有限,尤其是在英语和接触科学技术的技能方面。因此,学校坚持不懈地陪伴他们,并探索独特的途径来帮助他们发展内在力量。除了按照课程安排的科目外,我们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数学能力,帮助他们有更多机会参加TIMO等国际竞赛。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外,教师们还会组织晚间辅导,尤其是针对12年级的学生。暑假期间,教师们还会抽出时间组织免费的在线课程来陪伴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们总是耐心地投入更多时间,以“一师一生”的方式直接辅导,既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也帮助他们每天进步。这种坚持不懈的成果,在众多起点较低却突飞猛进的学生身上得到了体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罗氏湾(2007年出生),她来自仁梅乡那希村的乌都族,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以27.2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内第二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她是乌都族中少数取得如此高分的学生之一。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建立英语俱乐部,组织各种活动和主题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练习沟通技巧。学校从课程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调查和分级,并设置了强化班。得益于此,许多学生的雅思成绩达到了7.0-7.5。
照片:Thanh Quynh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不管他们的起点如何,只要有人爱护、有人关心、有人引导,就有足够的力量去克服一切挑战。
功德名师阮氏翘华
教学之余,老师们始终鼓励学生通过科技项目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同时,学校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呼吁企业和赞助商为学生创造条件,参与众多国内外游乐场所。
或许最重要的因素是温暖友好的寄宿环境。在这里,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第二个父母,时刻陪伴在身边,鼓励和照顾孩子们的每一餐、睡眠,甚至晚自习的习惯。孩子们在这样的怀抱中成长,拥有知识,并被培养出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了韧性,使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充满自信、勇敢,随时准备征服新的高峰。

PV:您在学校任职期间,一定见证了许多关于学生成就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对当今教育有何深刻启示?
功德名师阮氏翘华:诚然,在我与学校结缘的这些年里,见证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激励着学生,也激励着教师们继续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坚持不懈、贡献力量。
在众多讲述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茅石乡克诺村的郎氏爱美(2002年出生)。她家境贫寒,父母常年辛勤劳作,衣食无着,但爱美始终努力学习,在三年的求学生涯中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凭借着这份努力,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内检察大学。在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帮助下,她克服了物质匮乏的日子,坚持学习,最终顺利大学毕业。如今,爱美在胡志明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着自立自强的美好生活。

除了艾美,学校里的许多其他学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有的身为孤儿,有的家境贫困,一度一度想过辍学。然而,凭借着自己的决心和志向,他们不断努力,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每一份录取通知书的背后,都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他们不畏艰难,化挑战为实现梦想的垫脚石。
这些故事传达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信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文字,更在于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梦想之火和自信。我们相信,无论他们的起点如何,只要他们得到爱、关怀和正确的引导,他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克服一切挑战。
记者:据了解,学校不仅陪伴学生度过整个高中阶段,毕业后也持续联系企业、慈善家等,为学生提供支持,特别是帮助那些家境困难、正在读大学的同学们。您能具体分享一下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吗?

功德名师阮氏翘华: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热衷并坚持做的事情之一。对于我们来说,陪伴学生并不止于高中的门槛,而是在他们成年后的旅程中继续前行。
现实中,很多学生即使考入大学,在大城市学习和生活仍面临诸多困难。为此,学校积极争取企业、爱心人士等的支持,进一步激励学生。
迄今为止,已有40多名校友定期获得商界和慈善家的资助。特别是在2025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们立即收集了学生们关于备考困难的反馈,并立即整理出6个亟需帮助的案例,迅速对接资源,帮助他们自信地步入课堂。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支持不仅来自物质,也来自精神层面,帮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增强了克服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旅程,我们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让每一位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来自母校的温暖支持。
记者:展望未来,您认为为了继续提升培养质量,有效陪伴少数民族学生,学校将设定哪些目标,并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功德名师阮氏翘华:这是学校董事会和全体教师始终关注的问题。我们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同时也意识到需要克服的挑战。

我们最大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不仅掌握扎实的知识,更具备足够的技能,自信地融入社会。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回国建设祖国,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为此,我们将重点关注三件事。首先,创新教学方法。我们将不断更新现代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同时,学校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职业规划,帮助学生选择符合其能力和兴趣的学科组合。这确保学生从入学初期就拥有明确的方向。其次,拓展支持资源。我们将继续与企业和慈善家联系,为学生寻找奖学金和经济支持。瞳孔处境艰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既有纪律又温馨的寄宿环境。孩子们远离家乡,老师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将继续从饮食、睡眠、自学到日常活动,悉心照顾他们。同时,我们也将组织更多活动,帮助他们发展生活技能和融入社会的技能,例如英语、IT、文化活动、艺术、体育……让他们始终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豪。

我们相信,在师生们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同学们未来的道路将会更加宽广,学校也将继续成为义安高原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心中的梦想之光。
PV:感谢您的采访!
义安民族寄宿高中现有735名少数民族子弟学生。2023-2024学年,该校高中毕业平均成绩位列全省第四;近年来大学升学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多名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名列前茅。
学校曾两次荣获三等劳动奖章(1994年、2023年)、二等劳动奖章(1999年)、一等劳动奖章(2004年),2024年荣获总统颁发的三等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