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苏林总书记文章精神,做好地方节约工作
苏林总书记的《勤俭节约》一文得到了义安省党员干部的高度认同和欢迎,他们积极参与、积极贡献,在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大力弘扬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义安报》报道了一些基层人士关于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将勤俭节约具体化,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贡献。
* * * * *
.png)
继义安电子报之后,我有机会读到苏林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的深刻文章。我党领导人坦诚承认政治体制和党员干部队伍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的现实情况。文章直言不讳,全面而严肃地指出浪费现象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遍存在,且日益复杂化、精细化、层次化。文章还展现了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高度政治决心,要把厉行节约作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国家的根本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节约理念不仅关乎经济,也关乎文化、伦理和社会责任。胡志明主席是勤俭节约、廉洁正直的活生生的典范,他的例子表明,传统价值观始终具有引领和激励现在和未来的力量。文章不仅分析了当前形势,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完善制度、改革行政管理、加强纪律、在全社会营造节约文化等。

苏林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带头作用,把责任担当、勤俭节约的精神传播到整个政治体系和每一位国民。勤俭节约不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责任,而是一场需要全民同步参与的广泛运动。
结合苏林总书记的文章,我认为,要实现这些解决方案,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提高认识,学习和践行胡志明关于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每个人都要养成从家庭到机关、单位合理消费、精打细算的习惯;同时,要推广信息技术在管理和运营中的应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节约今天不仅是应对困难的对策,也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是越南在新时期稳步崛起、建设富裕、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基础。
* * * * *
.png)
苏林总书记的《勤俭节约》一文在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引起了高度共识。总书记从文章开头就强调:“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有机联系的两大要素,是实现家庭、国家和社会繁荣富强的两大支柱。” 这不仅是政治信息,也是对日常生活中实践价值的深刻警示。
对于干部、党员和农村基层群众来说,践行勤俭节约更是切实可行的。勤俭节约必须与反对浪费、杜绝浪费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做到勤俭节约。只有反对浪费,勤俭节约才真正有意义、有效。勤俭节约的责任不仅属于那些有地位、有权力的人,而是从干部、党员到基层群众,人人有责。转变思想观念和勤俭节约意识,是转变文化、生活方式和工作作风的第一步。

我认为,节约不必大事做起,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用灯关灯,节约用水,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一个农民每逢农忙季节就让土地休耕,是在浪费发展潜力;一个干部上班迟到,让群众久等,是在浪费社会宝贵的时间;一个党组织如果没有做好节约宣传,导致干部、党员和群众浪费资源和时间,那这个党组织就没有做好节约的实践。
因此,要切实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认为,各级各部门都要做好思想工作。各级党组织、各地方政府要加强宣传动员,使每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的作用和责任;特别是广大干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厉行节约的精神。要“聚风聚雨”,为家庭、为单位、为祖国、为国家创造发展资源。
* * * * *

读苏林总书记《厉行节约》一文,我深切体会到其中深刻的内涵,深刻阐述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在当前时期的重要作用。勤俭节约不仅是民族的传统道德品质,更是战略任务,有助于构建精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治理体系。
在我工作的地方,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正在实施乡级行政单位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勤俭节约与精简机构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减少预算支出,也为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创造了条件。
作为公社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我明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在党、政府和人民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责任。阵线要带头广泛宣传与勤俭节约精神相契合的公社合并的意义,激发共识和社区责任感,并抵制地方主义和对变革的恐惧。

我们还积极协调,审查并提出设施、办公室和文化场所的安排和使用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设施,避免合并后的浪费。我们也以紧凑、高效和节省成本的方式组织与选民的会议和会面。在合并后的新选区规划中,鼓励公众提出意见,避免规划搁置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监督社区投资,避免损失和浪费。
与此同时,祖国阵线还将开展“经济适用住宅区——新开发区”运动,以各住宅区为竞赛单位,在节电、节水、生活、举办仪式等方面展开竞赛,从而复制典型案例。祖国阵线还将积极监督预算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在合并后维修和购置资产方面,以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最后,每一位阵线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在组织活动和会议时力求做到勤俭节约,避免形式主义和浮夸主义。在乡镇级行政单位合并工作中做到勤俭节约,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组织和个人从基层发扬创新精神的机会,为建设廉洁政府、亲民政府、为民服务做出贡献;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为地方稳定、长期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 * * *

苏林总书记的文章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节约和反对浪费是家庭、国家和整个社会实现繁荣富足的两大支柱。
总书记还表示:回顾革命历程,在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每一位党员和每一位公民的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为建设国家、保障社会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了资源。文章还坦率地指出浪费现象的现实,并提出解决办法,强调:勤俭节约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文化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人人都要有勤俭节约的意识,从干部、公务员到人民,事事都要勤俭节约,从集体储蓄到个人、家庭储蓄,处处都要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也是每个人优良文化的体现。

如今,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浪费的画面和故事。在城市地区,投资项目多年未完工,被废弃;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却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来保护和确保项目的寿命。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地的珠查沥青路,这条路才投入使用几年,如今运送施工用土石的卡车已经剥落了沥青层,甚至有些路段被水淹没,留下深深的坑洼,却没有任何机构介入处理。
如今,学生使用课本的方式也对国家和每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许多机构和家庭仍然在用电;许多官员和公务员的办公室里,空调、电扇和灯在没有人的时候仍然开着。就连购物时使用塑料袋,如果只考虑方便、实用,尤其是购物时附带的东西虽然不花钱却不省钱,那么这种做法也需要改变,因为除了生产和处理过程中的节约因素外,塑料垃圾在市场上难以分解,还会带来有害影响。
节约要从每一位干部、党员、公民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感做起,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干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节约意识,不断向全社会普及,为落实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同志的指示精神作出贡献:“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产生直接和多方面影响的背景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国家战胜一切风浪的根本之策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