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品牌再次面临被盗的风险。
许多带有越南地理标志的越南著名产品在国外被盗用。
随着越南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商标盗窃的风险正在增加。
包装上的“互联”产品
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泰国鱼露,标签上写着“富国鱼露”。泰国出口的粉丝、河粉和干面条,包装上都贴着“越南新面条”的标签……
![]() |
越南方便面、粉丝制品经常被其他国家“借用”出口。 |
品牌专家、Tri Tri 集团董事长李长建表示,这是东盟品牌“同化”的风险,以至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无法区分泰国产品和越南产品。
泰国人很聪明,懂得利用越南品牌的“精髓”来制造出口产品。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钱先生认为,整合程度越高,品牌流失的风险就越大。事实上,迈向共同消费市场对消费品行业至关重要。然而,越南企业对商机的认知以及对商机的把握仍然薄弱。例如,其他国家企业的大多数快速消费品产品都已开始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印刷。
比如,在马来西亚市场销售的泰国产品会印上马来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泰国市场销售的印尼产品则会印上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钱先生说:“以雀巢的Kitcat产品为例,它在马来西亚生产,但在越南销售,包装上就用越语和英语清晰地写着‘马来西亚制造’。越南产品在包装上印多少英文和多少越语的规定上,还在‘站着’和‘坐着’,而这个区域的国家已经走了多远?各国产品上的语言体现了很强的区域互联互通性,这是国内企业即使在东盟市场也做不到的。”
此外,服装产品还面临诸多品牌滥用的风险,因为东盟被定位为中国等“世界工厂”所觊觎的庞大消费市场。
李长战表示,中国企业想把商品打入东盟市场,只要通过越南,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就可以轻松地把商品销往东盟。
越南市场营销协会主席黎凤豪表示,农产品和带有地方地理标志的特色产品最容易受到商标侵权。例如,邦美蜀咖啡和富国鱼露在中国广为销售。
东盟地区的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律体系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也存在这种情况。因为虽然企业注重保护自身品牌,但与本地和国内市场相关的品牌尚未在国外市场获得妥善注册保护,因此会被当地企业用来误导用户。此外,这些产品还有可能重返越南市场,渗透到偏远地区,并逐渐在越南市场更广泛地传播。
失去品牌的风险
品牌顾问Robert Tran表示,东盟地区的饮食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都有典型的咸味和酸味,但越南人仍然可以轻松地吃泰国菜、柬埔寨菜、老挝菜……反之亦然。
这意味着,在越南失去快速消费品品牌和优质食品品牌的风险非常高。富国岛的鱼露产品在泰国被“借用”之后,谁知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平顺省的火龙果、和禄省的芒果、南瑞县的柚子、罗仁县的星苹果……在这些市场上没有丢失呢?
目前,越南干粉丝和干河粉制品在国外市场非常畅销。维护地理标志这一国家品牌的无形资产,地方和协会的作用至关重要。
行业协会、商协会要重点审查并及时在东盟市场和东盟商品出口市场注册地理标志产品商标保护。
“协会和地方领导人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快,因为整合的热潮即将到来。如果我们继续拖延,就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迷失方向。”罗伯特·陈先生说道。
黎凤豪先生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个人或企业无权注册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因此,对于地位较高的品牌,有必要引起地方乃至国家主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在出口市场注册商标保护,我们才能在出现假冒或伪造行为时拥有起诉的法律依据。此外,在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法律框架尚不完善的国家……我们可以采取额外的商业措施,例如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分销渠道,让消费者有机会购买到正品,并有基础比较和选择优质产品。”黎凤豪先生说道。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