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师调职:“大家都选择轻松的工作,谁来做辛苦的工作?”……
(Baonghean.vn)——听着一些长期在贵州山区偏远地区工作的中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悲伤倾诉,我想起《一生一片森林》这首歌的歌词,心里感到很难过:“大家都选择轻松的工作,谁来承担艰难的工作……?”
每片叶子的情感转学申请
2023年8月中旬,《义安报》记者通过一位教育经理,了解到贵州县一些中学教师的调动申请。这位教育经理的愿望是,设法让当地每年的调动工作能够公平进行,尤其是在该县8所中学的教师队伍中。“多年来,贵州省一直存在这样的现实:从刚离开学校到偏远地区工作至今,有一批教师一直全心全意地付出,但也有一批教师缺乏与同事的分享……”——他说道。
查看超过 20 份转学申请贫困地区教师在归州县,我们看到有像洪伟忠这样的老教师,有像陈氏淑英、郑氏碧云这样的教师夫妇,还有像阮伯山老师这样在偏远地区工作了20多年的教师……这些申请调动的教师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住在新乐镇,并且已经在偏远地区工作多年。调动的原因是,由于家与工作地点距离较远,对他们的健康、家庭、经济、心理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因此,多年来,他们一直提交申请,表达希望调动到离家较近的地方任教的愿望。

洪维忠老师,58岁,家住新乐市。他在申请中写道:“2013年8月5日,我从行切中学调到会牙少数民族中学任教,任期至2019年7月。之后,我被调到仙胜中学工作。至今,我已经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了10年。现在我年纪大了,患有糖尿病,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长途驾驶非常不便。因此,我恳请教育部和内务部考虑为我创造条件,让我在离家很近的地方工作,在退休前的余生里继续为学校事业做出贡献……”。
文学老师陈氏淑英(Tran Thi Tu Anh)和她的丈夫杜飞勇(Dau Phi Dung)老师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淑英老师工作了8年多,她的丈夫工作了近20年。陈氏秋英是归州县一位成绩斐然的教师,连续五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五年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积极主动,五年在省级教学中培养的学生成绩优异,曾荣获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奖状……陈氏秋英在申请中坦诚:“由于夫妻双方都在外地工作,孩子已经读高三了,却无人照顾和辅导。夫妻俩多年来一直计划要第二个孩子,但因为身体不好,又经常外出任教,所以一直未能如愿。而如果我在住所附近工作,就能为行业培养重点学生做出更多贡献。因此,我写这份申请,要求调动工作,以便照顾家人,并继续为行业做出贡献……”。

我们来到贵州,希望听听那些申请调动的老师们的感受。在仙胜中学,我们见到了陈氏淑英老师的丈夫杜飞勇老师。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杜先生显得十分悲伤,语气也很平静。但他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妻子能够如愿以偿地获得调动机会。我问杜先生:如果今年她仍然没有获得调动机会,您和妻子是怎么想的?杜先生回答说:“在外打工期间,我妻子已经第三次写调动申请了,原因和申请书上写的一样。我担心的是,我妻子已经41岁了,患有骨关节疾病,正在接受治疗,而我们这几年一直希望能再生一个孩子,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今年就要上九年级了……”
在平顺少数民族中学,我们采访了阮伯山(Nguyen Ba Son)老师。和杜飞勇(Dau Phi Dung)老师一样,这位历史老师在谈到自己在平州-顺州偏远地区的学校工作了21年后调职的原因时非常谨慎。但通过这些吐露心声,我们了解到阮伯山老师的家庭正面临困境,因此他调职的愿望非常合理,值得考虑……
经理的想法
在走访仙胜中学和平顺少数民族中学期间,我们还与那里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会面。通过交谈,我们发现他们认可教师提出的调职申请的合理性。他们也理解,由于客观原因,该区中学阶段的教师年度调动面临诸多困难,因此他们始终努力稳定教师的心态,以免影响他们的教学工作。

正如仙胜中学校长阮氏春女士所言,学校十多位教师提出的调职申请,无一不合情理。因为这些教师家属都在城里,常年在外工作,有的像洪伟忠老师一样,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但仍需在外工作;有的像杜飞勇老师和陈氏秋英老师一样,夫妻俩都在外工作……阮氏春校长的家属也在新乐市,她坦言自己也曾在偏远地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仙胜中学来说,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她生下第一个孩子时,孩子才7个月大,被调到离家近的地方任教,孩子叫她姐姐。因此,她理解并同情同事们的处境……
造成这一令人不快的现实的原因是,校长阮氏春表示,目前该地区8所中学的教职员工中,仍有许多人缺乏与同事以及县教育管理部门人员的沟通。“这是近年来贵州省中学区轮岗工作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阮氏春校长说道。
此外,宣老师表示,精简师资队伍的工作存在不足,导致一些地方的专业岗位不匹配。例如,在田胜中学,新学年只有28名教师。目前的师生比超过1.6,每周授课20节课;根据改革方案,有些教师每周要授课26-27节课。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文学老师可能会教数学,数学老师可能会教生物和历史。

“我本着管理者的责任感,希望上级能够认真研究和审查师资队伍的精简。因为现实情况表明,必须确保1.8名新教师的比例,并安排到位,确保知识能够顺利传授给学生。关于轮岗工作,我希望区和行业首先做好本区初中教师队伍的思想工作,让每位教师都明白,必须具有与同事分享的精神,对行业和区有责任感,不能固执地为自己谋取机会。”——先胜中学校长阮氏春建议道。
希望学区能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落实轮岗,让教师们主动承担责任,才能在轮岗工作中形成强劲、纯粹的流动,避免任何关系的阻力……
在平顺少数民族中学,目前有5名教师表示希望调任。这所学校有500多名学生,但只有152名寄宿生。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必须达到1.64比1.78,每周最多上22节课。根据新规定,寄宿生比例低于50%的学校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因此全体教师一致认为,这所学校将继续成为贵州省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最困难的学校。
“虽然我们是半寄宿学校,但我们必须像寄宿学校一样管理学生。我们周一接学生,周六送他们回家。从行政人员到学校其他老师,都必须参与学生的管理,从学习到住宿,无所不包。中学生正处于敏感期,经常发生他们半夜偷偷溜回家的情况,需要老师们连夜出动寻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考虑增加支持,但根据规定,区里必须完成取消半寄宿制、转为寄宿制的程序。取消半寄宿制后,工作内容不变,但教职工的半寄宿制生活将减少。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将损失0.3%的生活费,约合每月44.7万越南盾……”——校长邓氏怀清谈到学校面临的问题。

关于调动工作,邓氏怀清老师承认,学区目前进展顺利,透明公开。具体来说,在学年末,教师们会撰写一份提案申请,由校长签字后提交给教育部和内务部,由他们汇总并提交给学区调动审查委员会审议。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调动人员,学区和业界都感到头疼。平顺少数民族初中校长也意识到,该地区的初中教师团队缺乏与同事分享的精神,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公平机制该地区所有中学。
在贵州县,有些地方比较偏远,为了确保公平,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让每一位老师都负责执行。当有一个好的机制时,无论年龄、年轻、男女、无论关系如何,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
期待一个法规公平转移
我们与归州县劳工联合会主席吕文华先生讨论了我们所听到的内容。这位县劳工联合会主席在教育领域工作了17年,他深知调动和分配工作的艰辛。他评价道:“本县的教师调动工作非常清晰,从制定方案到成立审查委员会,一应俱全。虽然我被调入工会的时间不长,但我参与了调动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并与之合作,我觉得非常公平。然而,要一次性满足所有教师的申请,确实非常困难……”——归州县劳工联合会主席如此评价。
吕文和先生分析,中小学教师调动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专业科目本身的特殊性。此外,调动必须与教师的意愿挂钩,需要由有意调动的教师提出申请。目前,从艰苦边远地区调动的请求很多,但从艰苦边远地区调动的请求却很少。

国州工会主席也理解当地八所初中希望实现公平的愿望,这也是我们听取和讨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何先生表示,实际上,国州少数民族寄宿生初中已转入区级管理,与区教育系统内的所有学校合并,但该校似乎有自己的机制,师资队伍尚未分配,也没有提出调动的计划。因此,何先生认为,区需要制定一项关于教师调动和调动的规章制度,并明确规定3年或5年的期限。
“实际上,归州县已经考虑过这个解决方案,目前正委托内务部和教育部就制定规章制度提供建议……”归州县劳动联合会主席卢文和透露。
我们与归州县内务部合作,获得了县人民委员会2023年8月18日第773/UBND-NV号关于实施2023-2024学年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及教职工调动和借调工作的文件。该文件已广泛分发给辖区内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内容包括县人民委员会责成内务部负责牵头,并配合教育培训部“研究并建议县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县人民委员会管理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调动和借调工作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内容须征求学校组织和个人的意见,提交县人民委员会征求意见,提交县委常委会征求意见,并按规定向内务部和教育培训部报告……”。

内务部部长阮文勇表示,过去,贵州省曾制定过关于管理人员、教师调动、借调和派遣的规定。但随着《公务员法》修订和第115号法令的颁布,这些规定已不再适用。他表示,对于像贵州省这样具有特殊性质的县,执行新规定会面临诸多困难,导致大多数教师认为缺乏公平性。因此,根据县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内务部正与教育培训厅配合,制定关于贵州省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工作人员调动、借调和派遣的规定。
关于教师队伍,贵州县考虑得非常周到。我们认为,调动和分配工作首先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地形地貌和地理条件,公平客观地进行。因此,有必要制定规章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施。规章制度正在起草中,但我们相信,在收集意见后,教师、学校和区委常委会都会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