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养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
(Baonghean)- 近年来,地方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女党员队伍建设,出台了多项具体措施,为发现、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女党员干部、打造基层运动核心力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努力发现和创造资源
在归州县,凭借良好的宣传动员、发现和创造资源工作,146个农村党支部中的女党员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主要是少数民族妇女。
例如,在周海公社,2017年上半年,公社党委吸收了6名党员,其中包括3名女党员。该地区许多党支部都保持并发展了每年的女性党员比例。值得一提的是,海一村党支部共有33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13名。
1986年出生的吕氏草女士于2016年入党,她分享道:“正是因为积极参与工会活动,我才被党支部发现、教育和培养,最终入党。对于我们泰族女性来说,这是莫大的荣幸和自豪,也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角色和地位。”
![]() |
珠海公社海3村女党员与归州县委组织委员会领导交谈。摄影:Khanh Ly |
归州县委组织部部长郎文春同志表示:“归州县每年发展党员150至170名,其中女党员占60%以上,主要为泰族女党员。她们不仅是基层运动的核心力量,许多少数民族女党员还是经济模范、支部书记、村长等,深受党的信任和人民的爱戴。目前,全县担任支部书记的女党员已达74人……
在桂风县,如果说2015年,在总共231名党员中,只有59名女党员,那么2016年,在总共211名党员中,就有92名女党员(占43.60%)。
2017年前8个月,该县新吸收党员140人,其中女党员60人,主要在基层党支部发掘和培养。通叙公社党委通常设有13个村党支部,平均每年发展3至5名女党员。目前,全社党委共有36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93人。
通秋乡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梁氏红表示:“除了选派模范、经验丰富、充满热情的女性干部和党员直接在优秀女性群众中发掘和寻找人才外,党委和政府还指导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农民协会等组织开展运动,从而选择积极因素来培育和创造人才来源。”
“2017年,截至目前,通秋公社党委已吸收两名女党员,分别是1993年出生在芒富村的颜氏南女士和1986年出生在幼儿园党支部的罗氏环女士……”洪女士说。
全省不少地方的实践表明,要做好少数民族妇女积极分子党员的培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挥女党员的宣传动员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真正把女党员塑造成模范“骨干”,尤其是在边远地区。
例如,在南坎公社(奇山县),公社党委培养了女性干部作为“种子”因素,特别是1985年出生的何伊妮女士,她是公社妇女联合会主席,当选为公社党委副书记,同时还担任奇山县党委执行委员会委员。
目前,南坎公社党委有9名苗族女党员,其中5名是干部。通过采取以女党员为“榜样”宣传动员女性群众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今奇山县委拥有大量女党员,共有同志463人,其中苗族女党员45人……
需要继续改变观念
尽管做出了多方努力,但总体来看,发展女党员特别是少数民族女党员的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有些党支部多年来一直未能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
究其原因,许多地方特别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男尊女卑”偏见,而高地妇女面对社会障碍,普遍抱有逆来顺受、自卑的心态。
另一方面,据贵州省周会乡党委书记林阳生介绍:“高地妇女面临诸多不利条件,学习机会少,参与社会工作的资格和能力有限,对党的认识也比较有限,因此很难达到创造党的发展源泉的标准。”
那些有足够资历和能力的人,却安于现状,缺乏奋斗的意志,或者忙于家庭事务,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奋斗的动力就被“消灭”了。
![]() |
归州省周平乡琼1村党支部书记Sam Thi Lan女士主持召开村委会。摄影:Khanh Ly |
实践表明,做好少数民族女党员发展工作,各级党委需要加强对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在内的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启蒙革命理想和党的意识,为她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争取入党创造信任和动力。
要增强各级党委委员、干部和党员特别是村组书记发展党员特别是发展少数民族女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同时,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社会政治组织特别是妇联、基层青年联盟的活动质量,吸引女性工会会员参与。
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和介绍优秀群众,供党考虑吸收;注重选派有经验、有威望、懂风俗的党员,帮助优秀群众奋斗和锻炼。
归州县委组织部部长郎文春同志强调:“我们要想办法改变社区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大胆安排和分配工作,为高地女党员创造一个有利于提升和肯定她们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环境”。
庆利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