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文章:党的建设工作“扎实持久”的对策
为了克服发展新党员来源困难,桂风县各级党委同步出台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既完成了发展党员数量目标,又确保了“根深蒂固”。

庆利-当强• 2024 年 9 月 29 日
为了克服发展新党员来源困难,桂风县各级党委同步出台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既完成了发展党员数量目标,又确保了“根深蒂固”。

面对县内许多基层党组织难以实现第21/NQ-TW号决议提出发展新党员目标的现实情况,2024年初,桂风县委常委会召开党员发展工作会议,寻找克服困难的措施。
此次会议上,不少观点认为,资源匮乏的故事除了生存压力之外,还源于群众对入党的恐惧。

因此,除了筛选和筛选阶段外,各级党委还要加强宣传工作,理清思想,为群众入党创造正确的动机。因为正如胡志明主席曾经说过的,“思想明了,一切都好”!
在边境的幸福乡,广荣村三位优秀党员之一、准备入党的何文怀先生在讨论中表示:“听了支部宣传,我意识到,虽然我50岁了,但目前担任保安队长和副村长,我必须努力成为一名党员。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榜样,也是一个机会,我要为解决群众和村里的问题多做贡献,多发表意见。”

又如通秋乡那洛村医务员卢氏绒女士,虽然她已经完成了入党学习班,并被那洛村党支部评为努力进取,但她自己还是犹豫不决,担心入党会受到束缚,将来无法到很远的地方工作……支部书记梁文原了解绒女士的想法,亲自会见她,讨论并解决了她的顾虑,帮助绒女士完善了入党资料,现在她已经决定入党。
在边境公社通守,公社党委常务副书记光文水同志表示:“公社党委每年根据情况向各党支部下达任务,组织签订承诺书,并在年底评估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要求党支部在培训和监督党的发展过程中,与各组织、工会协调配合,定期联系群众,及时掌握并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和诉求,排除困难,特别是在办理登记和入党手续等方面……得益于此,2024年前9个月,公社党委已吸收12名党员入党,共13人,超额完成县委目标。

同样,同文公社党委在2023年吸收了8名党员(超过既定目标1名),预计2024年将继续超额完成2名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成果,公社党委指导村、村党支部发挥优秀人才、“大树大树荫”在培训资源工作中的作用。
在同文乡德邦村,老战士协会主席郎鸿胜先生在村里享有盛誉,他经常关注宣传工作,并将“高明的群众动员”与引导青年特别是复员军人入党结合起来。魏文图就是一个例子,在胜先生的介绍和引导下,他努力成为一名警察,并成为德邦村的副村长。


为了克服资源方面的困难,每年桂风县委常务委员会都会评估并向各基层党组织下达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定期总结并掌握情况,及时指导和排除培训路线图中的障碍,为地方、单位发展党员创造资源。
在此基础上,下属党委积极制定计划,为每个党支部分配任务和目标,同时指导社会政治组织动员党员和工会会员参加竞赛运动,从而发现积极因素,在党内大力培育。

在区一级,除了灵活安排在远离中心的公社组为基层单位开办党性教育培训班,方便学习者学习外,区委常委会还主动成立督查组,督促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偏远地区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同时,要求区委常委和分管区委要特别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工作,确保基层党支部队伍的连续性,防止特殊地区基层党支部死灰复燃的风险。
各地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手把手”负责,指导村、村党支部做好党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完善入党手续和档案管理;及时补充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确保村长、支部负责人、群团组织负责人党员覆盖率达到100%。

辖区内许多干部党员发挥精神和责任感,有效支持村、村党支部开拓发展党员队伍。其中,周金乡党委常委、人民议会副主席梁文俊同志支持友文乡党支部在2023年吸收3名党员,2024年吸收2名党员。
此外,桂峰县委还部署各乡镇党委推广“高技能群众动员”党员发展模式。县委组织委员会负责在桂峰高中党支部推广“高技能群众动员”党员发展模式。

区委组委会认定该区域“资源潜力大”,已协调政治中心、学校党委,为学生开设了时间、内容合适的党情教育班。对于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学生,学校党委负责协调介绍给所在乡镇党委,在符合入学条件后继续跟踪帮扶。
张氏雪梅同志——桂风县委组织部部长

除了采取措施扩大资源、践行胡伯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胜过一百次宣传演讲”的教诲外,桂风县委还注重发挥干部、党员、领导人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扶贫领域的模范作用,让群众产生反省和争取入党的动力。
例如,在通秋乡安都党支部,原有两户贫困户,分别是党员罗文仁和郎文碧。面对这样的现实,党支部积极配合,投入精力和资源,帮助两户建立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目前,两户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其中,党员罗文仁一家除了饲养水牛、奶牛和种植肉桂外,还养殖了4个鱼笼;党员郎文碧一家种植相思树,饲养了5头水牛、奶牛,并发展了商品鸡养殖。

“从这些具体行动中,不仅让群众看到了党员的团结互助和党支部的作用,而且党员自己也感受到了加入党的队伍的价值。”安都村党支部书记黎德孝同志说。
在前风公社党委,542名党员中有135名远赴异地工作,为确保党建工作的“源头”,公社党委除了指派同志到党委委员直接负责和支持各村、小村通过基层典型和运动总结经验外,还注重指导党支部发挥党员在经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让党员成为贫困户。

例如,在林长村,党员不仅站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线,也站在可持续脱贫攻坚的最前线。目前,该村没有党员贫困户,全村181户中只有7户贫困户。该村也是党建工作稳定的单位,平均每年吸收1-2名优秀党员入党。
讨论中,林长村党支部书记阮思捷同志透露:“除了坚持‘党员先行,国家跟进!’这句口号之外,没有什么‘大秘诀’。”据悉,阮思捷同志本人也是VACR农场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的典型……年均收入达2亿越南盾。

各级政府在发挥地方潜力和优势、“留住”年轻工人的同时,桂风县委常委会还指示各党委、各组织、工会支持党员模范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珠金乡孔都村党员卢青峦获得县农会的支持,以“巧妙的群众运动,带动党员协会成员参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发展黑猪和土鸡养殖。南贾伊乡查楼村党员魏文祺获得县委群众运动委员会的资金支持,试点梅花鹿养殖……

除上述措施外,桂风县委常委会指导基层党组织大力开展“四个好党支部”和“五个好基层党委”建设,以满足新形势下各项任务的要求。其中,富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党委被县委评为创建“五个好党委”的模范单位,该委员会下设四个党支部,拥有58名党员。

保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阮文生同志表示:为落实上述方针,单位党委已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具体标准(圆满完成政治任务、确保活动质量、维护团结和纪律、建设一支优秀的干部和党员队伍……)。同时,他指导下属党支部创新与业务任务相结合的活动内容;指派党委成员参加边远地区党支部的活动;在提高党员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发展新党员。
除提高干部、党员的责任感,落实西部乂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个核心区之一(距越老边境73公里,距清化省63公里,与祥阳县和归州县接壤)82,417.24公顷特种用途林和防护林的森林和林地管护计划外,保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党委还有效维护了与人民一起护林的典范。
据此,该单位干部、党员、职工每月向储蓄基金捐献1万越南盾,用于推行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与创造民生相结合的“智能群众动员”模式。

桂峰中学党支部过去由于党委工作不够坚决,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成效不显著。“自从县委单独召开会议,选定学校党支部,创建‘四个好党支部’示范点,并制定了发展党员的标准后,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全县发展新党员的领军单位。”
仅在 2024 年,截至 7 月底,桂风高中党支部就吸收了 29 名新党员,而该区的目标是 6 名”,学校副校长阮进忠先生说。
同步、灵活、务实的解决方案为桂峰山区“红色种子”播撒之路带来积极信号。目前,一些党组织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拓展党员队伍。典型案例是,前风乡党委在2024年7月底前已吸纳足够党员(16/16);周金乡党委在2023年未能完成目标,但从2024年至今已吸纳足够党员,达到10/10的目标;行积乡党委在两年内(2023-2024年)超额完成并完成了既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