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是投资还是储蓄?
关于是否对储蓄利息征税的争论焦点在于银行存款究竟属于储蓄还是投资。解决这个问题将使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而不是陷入僵局。
![]() |
银行存款是投资还是储蓄? - 照片1。 |
对于许多人来说,储蓄就是把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而这些钱就是储蓄。
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储蓄银行存款是已经履行了所有纳税义务的资金,因此不能再次征税。
储蓄就是投资吗?
但对一些人来说,特别是一些专家来说,把钱存入银行是一种投资渠道,任何投资都要对利润纳税。
但少数人的论点也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和驳斥:即使是投资,也要考虑到货币贬值,也就是通货膨胀。
例如,当通货膨胀率为5%且银行利率为7%时,实际利率为正,储户实际上只“赚取”2%,而不是7%。
当通货膨胀率为8%但银行利率仍为7%时,实际利率为负,因此将钱存入银行仍然是亏损的。
因此,如果我们对通过银行存款进行的“投资”征税,人们就会选择购买黄金、美元或房地产。
其实,每一种投资渠道都存在风险,高风险就意味着高收益,低风险就意味着低收益,就连把钱放在家里也充满风险。
逃税伎俩、洗钱伎俩
在《对储蓄存款征税以堵塞漏洞》一文中,文章作者是一位律师兼审计师,因此他能够清楚地了解市场中的大招和花招。
其实说是技巧也没错,说是现金流优化也没错,就看你怎么看了。
比如,当一个公司每年的净收入高达1万亿越南盾时,金融专家与普通人不同,即使把钱存入银行,他也有办法赚钱。
也就是说,当我们查看一些银行的储蓄利率表时,不难发现,在一些小银行,18个月的期限,利率高达8.2%。
拿着那1万亿,办手续,拿到存折。但那只是“停车场”。
接下来,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家银行,贷款利率为6-7%,期限为一个月。这样,只要用1万亿越南盾的存款作为抵押,他们就能依法获得最高98%的贷款,也就是9800亿越南盾。
但存钱然后再次借钱有什么意义呢?
读者可以看到,利率相差1-2个百分点就是答案,因为金额高达几千亿,绝对数字会非常大。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轮和第二轮,上面的客户完全可以做第三轮到第五轮,或者第五轮,这样万亿的循环,会带来巨大的数字,这就是一种“投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存钱的同时“买卖钱”。
读者可能注意到,在最近轰动一时的大亨范公丹的案件中,有一个存钱、取钱、再存钱的故事。
为了优化利息,上述金额不是以公司名义存入,而是以个人名义存入,因为通常银行向个人支付的利率较高,而向企业支付的利率较低。
这种存取款的玩法可以说是银行家和企业之间的握手,虽然这并不违法,但银行的资本确实被扭曲了,因为其中大部分只是虚拟货币,是一个被吹大的泡沫。
问题在于,上述储户的收入非常巨大,却没有缴纳任何税款。因此,不少专家认为,税务部门需要对这类储蓄“投资”和交易行为进行“审查”。
然而,必须承认,上述这些伎俩正是政策的漏洞所在。问题在于如何修补这些漏洞,有些人往往会通过“抓”其他诚实的商人来修补整个政策。
据《青年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