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除了十年来取得的成果外,义安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仍有局限性,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地方、祖国阵线和政治社会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
8月2日下午,以中央宣传部教育局局长黎辉南同志为首的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党委工作代表团来到义安省进行工作会谈,就落实越共十一届中央书记处2014年6月6日第37-CT/TW号关于“加强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领导”指示10周年进行调研。
出席会议的有省委书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文勇同志,省内有关部门、行业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的代表。

全省培训劳动力率由48%提高到69%
第37-CT/TW号指示(简称37号指示)实施1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职业教育文件体系不断完善;全省职业教育设施网络不断重组;职业教育社会化政策在多种培训类型和层次上得到发展。

随之,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行动上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对培训和用工的思路也逐步转变,对子女的职业选择和未来定位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目前,全省共有54家职业培训机构、机构参与职业培训。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机构22家(高校10所,中专12所)。全省累计培训高技能人才135232人次,其中:高校学生48675人次,中专学生86557人次。其中,重点职业培训59669人次(占高技能培训总人数的44.1%)。
职业教育招生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逐年达到和超过省下达的指标,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优质学校、国家、东盟和国际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得益于此,该省培训工人的比例从2013年底的48%增加到2023年底的69%(增长21%);其中,拥有文凭和证书的工人比例从19.3%增加到28.6%(增长9.3%)。
促进职业教育交流
但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些党委和地方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还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充分的问题。一些职业培训机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仍然有限,设施设备还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和方案有所创新,但还不能真正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和新技术装备;师资队伍局部冗余或不足,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仍然不足;学员的软技能培训(外语、信息技术、职业作风、行为技能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今后一个时期,为有效落实秘书处关于高技能人力资源培训的第37-CT/TW号指示,义安省提出以下措施:加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指导,同步协调各级、各部门和政治系统对高技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继续创新和进一步推动宣传工作,提高对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作用、责任和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继续加强和提高职业培训机构和高技能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能力、质量和效率;推动人力资源培训领域的社会化;加强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在高技能人力资源培训中的作用。

乂安省还建议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建议政府早日颁布企业必须聘用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劳动者的行业和职业清单,以便将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避免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技能人力资源的浪费;修改和补充指导实施2021-2025年国家目标计划的法律文件和指令,以明确和扩大受益对象。
会上,各部门、各地方、各教育培训机构、企业代表重点讨论并明确了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困难,如:升学辅导、就业指导、初高中学生升入中专、大学阶段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技能人才预测能力与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贴近;一些高技能人才培训机构的设施、培训设备和师资素质不符合要求等。

会议结束时,中央宣传部教育局局长黎辉南同志建议:义安省要继续加强落实37号指示的宣传工作;继续开展交流活动,改变家长、学生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研究建立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培训费用鼓励和支持机制,调动社会资源用于职业教育……对于省里提出的建议和提案,工作组将全面记录,以便汇总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