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推行网上接待市民模式
义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在全省实施网上接待公民模式的459/KH-UBND号计划(2025年6月17日)。该活动旨在提高接待公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满足新形势下以及特殊情况下(疫情、自然灾害等)社会需求。

省人民委员会在此项工作中提出的目标是提高对话处理、投诉、建议和反映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安全、稳定和秩序,预防和应对疫情和自然灾害(如有)。尽量减少群体性投诉、越级投诉、复杂化投诉、造成不安全和混乱的投诉以及投诉集中在中央机关的情况。
网上接待是一些直接接待公民的一种替代方式,有利于公民接待机构在正常社会条件下以及疫情、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做好公民接待工作,为公民和国家节省时间和成本。
此次活动旨在提升信息技术在从省级到基层领导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促进行政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网上接待的组织方式包括:设计方案、技术基础设施要求、机制、政策法规和运营组织规范,以提高网上接待质量。
网上接待公民须遵守《公民接待法》、《申诉法》、政府2020年10月19日第124/2020/ND-CP号关于落实《申诉法》若干条款和措施的议定、政府监察长2021年10月1日第04/2021/TT-TTCP号关于颁布公民接待程序规定的通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中的程序和规定。同时,还要符合党和国家关于在公民接待工作中运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主张和政策。
从中央市民接待委员会到省市民接待委员会及基层的网上市民接待点,确保各点之间的基础设施、数据存储系统、以及图像、声音传输的畅通连接;每个主要点需保证同时连接多个参与点的规模。
网上公民接待点始终把质量、最高可用性、确保沟通放在首位......有助于逐步创新领导方式、工作作风,按照现代化方向改革国家机关的行政程序,应用信息技术,在处理工作中实现在线互动。
网络接见公民与直接接见公民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社会发生疫情时,可以进行网络接见公民;办案复杂,需要多级多部门参与,但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可以办理;负责人依照《公民接见法》规定定期、不定期地接见公民,但因客观原因不能直接接见公民的,可以办理。
按照规定,网上市民接待过程将被录音录像,并将数据存储在中心桥点,以便长期开发利用。
省人民委员会要求省公民接待委员会和基层人民委员会严格遵守公民接待法,安排、指派精通信息技术的人员负责操作和处理网上公民接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人员进行统一指导和培训,使其掌握使用软件和网络会议设备的技能,指导处理网上公民接待信息工作。
根据计划,义安省网上接待市民工作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将中央人民政府网上接待市民模式与省人民委员会对接。第二阶段将于2025年8月30日前在省人民接待办公室部署网上接待市民工作,并在部分基层人民委员会市民接待点进行试点。此后,网上接待市民工作将在全省推广。
省人民委员会已向各单位、地方提出具体任务,其中,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省市民接待委员会牵头配合省督察院、科技厅,以网络模式实现中央市民接待点与省市民接待点的统一对接,根据要求进行群众动员,确保活动安全进行;维护秩序,服务好各级党代会,要求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
同时,密切配合各部委、各行业、基层人民委员会组织开展中央级以上、数量多、情况复杂的群众性案件网上接访;配合省监察院,向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提出建议,组织开展本级管辖案件网上接访。
下载 459/KH-UBND 计划全文(2025 年 6 月 17 日)关于在全省推行网上办事接待模式的通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