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承担责任,牢固树立!
(Baonghean.vn)- 加强机关、企业、公共服务单位党员与基层党支部、党委和居民群众的联系,取得切实成效。
基层开展的很多项目和任务,都体现了党员在居住地履行公民义务的模范作用。
强力“胶水”
高德胜先生在河静海关工作,现居住在义安省荣市忠都坊11号小区。在外工作20多年,高德胜先生始终与居住地保持联系,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各项活动。他认真负责地与居住地党委、执行委员会和居民沟通,赢得了11号小区党委和执行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我始终明确党员的角色和责任,不仅要做好机关、单位的各项工作,还要和家人一起履行好居住地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我家离街道文化站很近,所有的政策、方针、动向都由街道干部传达,我们几乎都能先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开始落实各项内容时,我们全家都会一致行动,并提前完成……”
![]() |
居住在荣市忠都坊11号街区、在河静海关工作的党员高德胜(右一)与党委和街区干部讨论居民区动员事宜。照片:阮阮 |
在忠都坊11号街,各机关、企业、公共服务单位的53名党员始终认真履行职责,根据越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4月15日第213-QD/TW号规定,定期与所在党组织和群众保持联系。11号街党委每年组织两次在居住地工作的党员代表大会。由此,在居住地工作的党员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携手共建文明社区。
中都坊11号坊党支部副书记、坊长阮春莺同志高兴地汇报说,2022年,11号坊已完成3条水泥路的整修,全民出资5.5亿越盾以上,其中,工友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12户居民,包括4户有工友党员的家庭,已同意出资1.5亿越盾,用于整修近100米长的水泥路。同时,工友党员还出资购买了新的设备,并在坊文化馆安装了空调。
辛勤工作的党员是真正将党委、执行委员会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粘合剂”。他们的贡献是2022年底第11区荣获忠都坊“竞赛先进单位”奖章的重要因素。
在荣市边水坊第13街区,过去5年里,居住在该街区的机关、企业、公共服务单位的党员为许多文化机构建设项目献计献策,捐资捐物,如:党旗杆群、国旗;装饰舞台,为街区文化馆购置家具;与街区执行委员会一起动员社会资源,建设排球场,整修居民区排水系统等,捐资数亿越南盾。
![]() |
工作党员在居住地(荣市滨水坊13号楼)召开会议。摄影:阮阮 |
边水坊13号街党支部书记兼前线委员会主任郑春凤同志高兴地表示:“加强街党员与街党委、街执委会和居民的联系,形成合力,推动街区文明建设不断进步。每年,特别是年底,从10月中旬开始,街党支部委员会都会组织召开早会,召开党员工作会议。这样,不仅互相传递信息,而且也提高了党员工作能力、素质、经验和责任感,为街区建设贡献力量,在各组团营造文明生活氛围……”。
加强参与
目前,义安省共有党员195,750名,其中约80,000名党员在机关、企业、公共服务单位工作,按照越共中央政治局第213-QD/TW号规定履行联系支部、基层党委和居住地群众的职责。其中,约20%的党员在乡镇工作;30%的党员在坊镇工作;80%的党员在军队和警察部队工作;95%的党员在企业和合作社工作;100%的党员在各级机关、部门、支部和祖国阵线工作。
仅在荣市,就有近两万名党员在机关、企业、公共服务单位工作,履行职责,联系党支部、基层党委和居住地群众。25个坊乡325个街村的各级党委积极组织召开多次会议、座谈会,与在岗党员座谈,听取意见,动员资金,为在岗党员建设更加宽阔的街村创造条件。
![]() |
荣市一角。图片库 |
为了加强机关、企业、公共服务单位党员与党支部、基层党委、居住地群众的联系,省机关集团党委每年与荣市党委签署关于党员住所管理各部门、各支部、各单位党员总数为5244人,其中党员4162人。据此,根据中央政治局第213号条例的内容,制定了新的考核办法,有助于增强党员在所在街道、村庄稳定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同时,省机关街道党委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党员管理工作的指示,其中涉及协调居住地党员管理工作、落实居住地党员责任等内容。
每年,义安省有3800多个党支部(全省共有8266个党支部)负责组织对在各自居住地工作的党员进行考核。记录显示,基层党委积极联系党员工作,营造高度团结的氛围,为“引领”各居住区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运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