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股权化过程中避免资产流失
(Baonghean)——近日,在河内举行的2014-2015年国有企业改组任务落实会议上,政府总理强调,政府在未来两年的重点任务是改组国有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革。
目标是完成432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政府首脑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任何在国有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革方面犹豫不决的人,部长应该要求他做其他工作,而不是提拔他到更高的职位。”这体现了政府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决心,也表明了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重组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重中之重,旨在为国有企业结构更加合理、聚焦国有经济关键核心部门和领域、提高股权竞争力和利润率、出色完成既定任务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加快股份制改革进程,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但也不能为了保进度不惜一切代价地推进股份制改革。短时间内加速推进大量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容易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事实上,东欧国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后,大量国有资产落入少数人手中,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享誉全球的亿万富翁。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对近4000家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大量国有资产落入一小撮人手中。典型的例子是长田冰淇淋黄金地段或河内富嘉酒店,其实际价值高达数千亿越南盾,但股份却只值几百亿越南盾,并落入少数人手中。
当然,股份化的所有步骤都被认为是“按流程”、依法进行的。人们想通过股份化将公共财产变为私人财产,有很多花招。但最简单、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股份化前的资产估值远低于其实际价值。这种做法巧妙地隐藏在公开招标的形式之下,实际上,同一批人一分为二,互相玩着“蓝队、红队”的游戏。经过几番迂回操作,土地、资产、机器设备最终落入企业权势人物之手。更何况,每个国有企业都拥有包括品牌、关系、商业信誉和签订的协议在内的无形资产。然而,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不会完整地列在资产汇总表中,即使列了,其估值也非常不准确,远低于其实际价值。
因此,国有资产又一次落入他人之手。国有土地也是一种很容易被低估的资产,根据地方政府公布的地价清单,这种价格总是远低于市场价格,或者仅仅是缴纳给预算的地租。这又是一个让国有资产轻易被挪用的漏洞。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系列拥有巨额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知名国有企业被股份化,例如越南邮电集团、化学集团、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造纸总公司、北方食品总公司、南方食品总公司、水泥总公司、北方电力总公司、中央电力总公司、南方电力总公司……
此外,建筑行业的一系列企业也面临着股份制改造的挑战。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股份制改造后国有资产流失的数额将会非常高。而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措施,就是公开透明地申报和评估资产,并辅以国家审计部门的积极主动参与,以及内务、司法和监察机构的密切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