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导致中国“瘫痪”,加深越南商品“缺口”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越南企业在“出口—进口”两个方向上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困境。
“出口-进口”双向困难
连日来,受急性肺炎疫情影响,越南农产品无法运往中国,价格下跌。数万吨火龙果、西瓜、海鲜等滞销。例如,榴莲春节前售价7万越南盾/公斤,现在仅售4万越南盾/公斤;火龙果售价仅为3000-4000越南盾/公斤;西瓜在部分地区售价仅为1000越南盾/公斤。
工贸部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报告指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工贸部预测,短期和中期内,进出口活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持续时间可能长达6至8个月。
![]() |
西瓜销售低迷,亟待救援。图片:互联网 |
尤其是中国连锁店关闭,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具体来说,星巴克中国关闭了数千家门店,影响了咖啡消费;麦当劳关闭了数百家门店,影响了鱼片消费;餐厅和连锁食品店生意冷清,导致海鲜需求下降……
此外,边境市场开放时间晚于平时,并将关闭至2月8日,这给居民的交流造成了干扰,而这仍然是我们一些农产品,特别是水果的重要交换形式。
中国买家也无法像往常一样来越南,因此尽管某些水果正当季,但没有新的订单。
关于海产品行业,越南海产品出口和生产协会副秘书长阮怀南先生表示:“目前,由于新冠病毒疫情,海产品订单尚未取消,但订单有所延迟和调整。合作伙伴承诺于2月16日开始收货。眼下的困难是,一些大型航运公司已停止接收运往中国的集装箱货物。日本主要客户已要求不要向中国发货。”
这就是出口。进口原材料用于国内生产也同样存在问题。
由于中国因复杂的疫情形势而延长了春节假期,许多工厂尚未开工,因此越南客户的原材料供应也面临中断的风险。
纺织、鞋类、电子产品等行业都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原材料。因此,如果库存耗尽,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会陷入困境。
例如,医用口罩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商品。其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例如抗菌滤布和活性炭,目前国内无法生产,因此经常从中国进口,但中国对设备和原材料出口的限制,使口罩生产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风险。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寻找其他国家的货源,但这并不容易。
风险大
海关总局的数据显示,对华出口和进口在越南贸易结构中占很大比重。
2019年,越南出口额超过2640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超过410亿美元,仅次于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超过610亿美元)。农产品方面,尽管受中美贸易战影响,2019年中国对越南出口额达59.2亿美元,但仍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尽管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7.4%。
仔细观察越南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就会发现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互动。据越南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越南进口额超过2530亿美元,其中超过750亿美元来自中国。
特别是在越南工业投入材料方面,2019年从中国进口的机械、设备、工具和零配件位居第一,进口额达149亿美元,增长28%。
2019年,越南进口的纺织、服装、皮革和鞋类原材料及配件(包括棉花、纺织纤维、各类织物、纺织、服装、皮革和鞋类原材料及配件)主要来自中国,价值115.2亿美元。
2019年,越南还主要从中国进口塑料原料及制品,进口额达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
2019年,中国和韩国仍然是越南各类手机及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市场,进口总额达135亿美元,占越南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92.4%。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额为75.8亿美元。
2019年,中国继续成为越南最大的各类钢铁、化学品及产品供应市场……
目前,越南已签署13项自由贸易协定,以拓展贸易市场。然而,这些协定带来的机遇并未如预期般得到有效利用。越南的贸易伙伴仍然是一些“熟悉的面孔”,例如中国、美国、日本、一些欧盟国家等。尽管越南正在积极开拓新市场,但其开拓力度仍处于“潜在”阶段。
对中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意味着当这个经济体“打喷嚏流鼻涕”时,各行各业都会非常脆弱。上文分析的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肺炎疫情就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