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摘自苏林总书记的文章:新时代融合思维的思考

阮西勇博士 DNUM_BCZAEZCACF 07:25

自革新开放以来,融入国际社会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世界形势瞬息万变、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背景下,融入国际社会的思路需要在新时期不断更新升级。苏林总书记发表的《加强融入国际社会》一文,是一项重要指示,体现了党在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融入国际社会的新思路。

Từ bài viết của Tổng Bí thư Tô Lâm, nghĩ về tư duy hội nhập trong kỷ nguyên mới- Ảnh 1.

越南日益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链。

1. 从接受到贡献:积极主动和国际责任

文章始终传递的信息是,越南在国际融入中确立了新的定位。越南从一个落后、学习和接受经验的立场,逐渐崛起,确立了其作为积极主动、负责任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并准备参与塑造国际秩序和游戏规则的进程,尤其是在新兴领域。

这是基于40年来一体化进程的成果的必然发展,也是越南日益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链、参与诸多重要国际经济政治机构的必然要求。

2. 肯定内部实力在融合中的决定性作用

文章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是内力与外力的关系。总书记强调,内力起决定性作用,外力起补充作用。这既反映了国家发展的现实,也体现了在世界加速走向多极化、多中心化、潜在风险和利益冲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维方式。

这一理念也是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一体化需要与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模式创新、科技发展、机构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紧密结合。如果没有内在实力的提升,一体化就会导致依赖和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

3.融合不再是党和国家的唯一任务。

文章中一个显著的思维转变是,融入国际社会不仅是党和国家的事,也是全民和整个政治体系的事业。人民和企业被确立为融入进程的中心和主体。这与现代融入实践相契合,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和地方社区在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党和国家整合”向“社会整合”的思维转变,也有助于构建整合的社会化基础,从而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整个系统的适应性。

4. 融合与维护国家利益相辅相成。

总书记还强调,融入国际社会并不意味着妥协或放弃原则,而是一个既合作又斗争的过程。这体现了在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在扩大与伙伴国合作的同时,维护独立、主权和保障国家利益的平衡思路。

在动荡的世界中,“合作以斗争,斗争以合作”的思维方式是帮助越南保持稳定和发展,同时又能保持自身地位和特色的实用工具。

五、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与体制改革创新

本文的一个战略价值点在于将国际融入与国内改革政策相联系,尤其是三项重要决议:第18号决议(关于精简机构)、第57号决议(关于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及第59号决议(关于国际融入)。这三项决议体现了外交与国内改革、体制建设与国家竞争力提升之间的融合。

只有将融入与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结合起来,越南才能真正融入,抓住机遇,限制风险。

6. 人类发展——融合的可持续基础

文章特别关注人类发展和教育。总书记提到了建设“新一代”的战略——到2045年,培养出具备全球能力、能够与国际友人并肩站在一起的年轻公民。这是一种深刻的理念,表明融合不仅仅是市场或技术的问题,而首先是智慧、文化和人文素质的问题。

文化产业、标准化教育培训、专业化医疗、可持续旅游等的发展定位也体现出全方位融合的视角,而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或政治、安全上。

国际一体化作为新的发展方式

苏林总书记的文章为国家新一轮融合发展阶段提出了理论和实践框架。融合不仅仅是一项外交政策,而是一种高度融合的发展方式,其中人文、制度、科技和文化等因素发挥着核心作用。

文章中提出的方向需要制度化为具体战略,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机构到企业和民众,同步实施。更重要的是,现在正是我们需要构建新的融入能力的时候: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和适应能力——这样,国家不仅能够“跟上步伐”,还能在全球融入的潮流中“引领潮流”。

据baochinhphu.vn报道
https://baochinhphu.vn/tu-bai-viet-cua-tong-bi-thu-to-lam-nghi-ve-tu-duy-hoi-nhap-trong-ky-nguyen-moi-1022504110854009.htm
复制链接
https://baochinhphu.vn/tu-bai-viet-cua-tong-bi-thu-to-lam-nghi-ve-tu-duy-hoi-nhap-trong-ky-nguyen-moi-1022504110854009.htm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摘自苏林总书记的文章:新时代融合思维的思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