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政治文化思想

邓维宝 December 6, 2021 07:40

(Baonghean.vn)- 胡志明主席认为,文化属于社会的精神生活;文化在经济的基础上发展,但当文化成为内生动力时,文化就会对经济作出反应,促进经济发展。

胡志明主席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但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家。在他看来,文化与伦理、政治、经济、社会和革命息息相关。发动革命解放人民,将奴隶变为自由人,这就是文化。在一个仍然存在阶级、民族和人民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最美丽、最文明的行为方式就是发动革命。文化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它辐射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文明最鲜明的体现。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结晶。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结晶,反过来,文化又提升人类,为人类自身进步创造条件。因此,胡志明主席认为,文化既是社会的精神基础,也是革命事业的目标和动力。“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珍贵”这句话,也指人类的生存愿望和权利,即为建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个人都能独立、自由、幸福生活的文化而奋斗。自力更生、自立自强、民族自尊,决心牺牲一切,不愿沦为奴隶;奋起与五大洲强国并肩而立,这才是文明民族的意志。

胡志明主席表达了一个朴素的愿望:“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学可上。”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愿望,旨在建立一个民主、公平、进步、文明的社会,让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和幸福。他看到文化深度胡志明主席的伟大目标是从根本上解放人民,但必须从最低需求入手。人民只有在温饱有余时,才懂得自由和独立的可贵。他的目标是在和谐、可持续、人道的社会中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胡志明主席通过不懈努力,将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

1956年,胡伯伯与出席第二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的代表们交谈;1958年,胡伯伯向居住在老街磷灰石矿附近的少数民族长者赠送礼物;1962年8月17日,胡伯伯视察和平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学校;1962年8月17日,胡伯伯看望在太原省大慈县兴山乡田间收割水稻的农民。图片档案

胡志明主席认为,文化属于社会的精神生活;文化在经济的基础上发展,但当文化成为内生动力时,它又对经济产生影响,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会带来文化发展的一步,文化发展的每一步又会带动经济发展的一步。他还认为,文化必须具有政治思想导向,但思想文化照亮民族前进的道路,引领民族走向独立、自立、自强。因此,文化不仅影响经济、政治和社会,在经济和政治活动中,也需要文化智慧和文化气概。

政治文化也是胡志明文化思想的一个特点。

胡志明主席认为,缺乏文化、不联系群众日常生活、不发自内心热爱人民、不与群众联系的政治,是粗俗的政治,是贬低和模糊的政治,是自我毁灭的政治。胡志明主席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政治意识形态始终以文化的形式体现,通过文化深入人心,即通过教育、说服和转化。人们看到革命的力量在于聚集起来的群众力量,这些力量团结一致,共同追求独立、自由和幸福的崇高人文目标,而这本身也是文化目标。当一种日常政治、民间政治,即理解和回应人民正当愿望的政治,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政治时,这才是真正伟大的,因为它是人类智慧与民族精髓的结晶。因此,政治文化也是胡志明文化思想的一个特点。

1957年,胡伯伯在54号房子里工作。照片档案

我党在全党和全社会开展“学习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作风”运动。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因为它旨在帮助全体党员、干部以胡志明为榜样,提高革命道德素质,养成勤俭廉洁、公道正派的品德,抵制政治思想、生活道德和社会弊病的腐化堕落,引导人民走向真善美。“学习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作风”运动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化认同度,其性质既是政治活动,也是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因此,这也是我党为弘扬胡志明文化思想作出贡献的实践活动。

因此,如果每个层级、每个部门、每个机关、单位、每个个人从自己的职能任务出发,根据所承担的职务或目前的工作,将胡志明道德标准和原则具体化为日常工作、实践活动和非正式的奋斗与培训内容,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思想、道德、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更好转变,那将是一种文化之美。

因此,政治文化的内容与每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些品质和生活方式与每个人应具备的社会标准息息相关。这正是我们建设符合胡志明思想的文化生活的目标。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胡志明政治文化思想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