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宣言》和越南人民无价的精神财富
《独立宣言》不仅在国际层面上肯定了越南民族独立的权利,而且也是爱国主义和同胞情谊的神圣体现——是越南人民无价的精神财富。
1945 年八月革命的成功,第一次使我们的人民从奴隶变成了国家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书写了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并将国家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与社会主义相关的民族独立时代。
1945年9月2日,在历史悠久的巴亭广场,胡志明主席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庄严宣读了《独立宣言》,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

《独立宣言》不仅在国际层面上肯定了越南民族独立的权利,而且也是爱国主义和同胞情谊的神圣体现——是越南人民无价的精神财富。
越南爱国传统的结晶
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法治国家的独立宣言只有1000多字,但却是民族解放事业的领袖胡志明深思熟虑后撰写的。“在世界各地流浪多年,背负着法兰西帝国的死刑判决,辗转于数十座监狱,日复一日地睡在地上,露水之中”[1] 因此,这份历史文献不仅具有深刻的法律和政治价值,而且是革命人道主义的崇高象征。
在那份文件中,爱国主义超越了情感的界限,用正义的语言表达出来,得到了国家历史传统的肯定,并通过1945年8月革命中全体越南人民的行动得到了体现。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是越南全体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光照下,唤醒和弘扬了热忱的爱国主义、不屈不挠的精神、独立自主意识、自力更生意识和无穷无尽的内力传统的结果。
《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一种深远政治勇气的体现。胡志明不仅宣布越南民族独立,更以法律语言和人权理念捍卫越南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合法地位,这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勇气。由此,爱国主义被提升为一种时代理想,既饱含民族认同,又与人类的脉搏相契合。
在宣言的开头,胡志明逐字引用了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人生而自由,享有平等的权利,并且必须始终保持自由和平等的权利。”[2].
胡志明引用了这句金玉良言:“不朽的”、“无可辩驳的真理”列强们试图证明越南人民——一个曾经被认为是……的民族——的合法独立。“弱小”“被压迫并被排除在世界政治棋盘之外。”
引用这两项声明不仅仅是对西方民主意识形态的赞扬,而是一位对全球政治有深刻理解的爱国政治家所采取的犀利论证策略,正如陈文娇教授所评论的那样:“胡志明主席利用大国的论点来证明越南人民的合法独立。这是一种展现爱国主义的智慧和国际精神的方式”[3]。
在下一部分,《独立宣言》明确指出,越南人民长期以来拒绝向外国势力屈服,不断进行起义和人民战争以争取独立。
胡志明肯定道:“事实是,我们的人民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越南,而不是从法国人手中夺回了越南”[4]。这份声明不仅旨在驳斥法国殖民者重新占领我国的要求,更重申政治主权属于人民——这一战略论证体现了正义和深切的爱国情怀。这里的爱国主义不再仅仅是对主权的维护,而是通过全球正义捍卫国家荣誉,从而为越南——这个曾经被鄙视、被压迫、被排除在世界政治棋盘之外的国家——重新夺回应有的地位。
在宣言的最后部分,胡志明重申:“一个勇敢地与法国奴隶制斗争了80多年的国家,一个勇敢地与盟军并肩对抗法西斯主义多年的国家,这个国家必须自由!这个国家必须独立!”[5].
这句话采用了重复的结构,强调了历史实践的论证:爱国主义不是空谈,而是行动,是鲜血和牺牲,是全体人民八十多年来的抵抗。通过强调……“砂砾”和“牺牲”胡志明不仅叙述历史,而且利用历史向全世界昭示越南的正义性。这为随后保卫独立的抗战奠定了正义的基石。
宣言发表后,1945年9月,从北到南,从城乡,数百万越南人民走上街头,集会并参与革命政府的运作。爱国主义的兴起不仅源于情感,更源于对正义的信念和维护来之不易的独立的决心,这些都凝聚成充满活力和力量的革命运动。
这是一场全民教育运动,在短短一年内(1945 年 8 月 19 日至 1946 年 8 月 19 日)创造了奇迹,北方和中北部地区的 250 万人摆脱了文盲状态。

在胡志明主席英明及时的领导下,人民怀着爱国热情和不让“无知的民族成为弱小的民族”的决心,全民教育在政府还很年轻的时候迅速发展成为最有活力的革命运动,使我们的人民从文盲率超过95%的境地,转变为一个有文化、有科学素养的民族,能够维护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1945年9月17日至24日的“黄金周”运动,民众支持革命政府,自愿向国家捐献黄金、金钱和物品,这生动具体地表明,《独立宣言》中的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股驱动力,转化为全体人民的革命行动。

短短时间内,全国人民就捐献了2000万越南盾和370公斤黄金。人民的热情和自愿响应,帮助解决了当时国家的财政困难,对新近获得的民族独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胞主义的神圣之声
胡志明在不朽的民族宣言中将民族情怀和同胞情谊提升到革命意识形态的高度,使其成为时代的精神支柱。作为全国的领袖,他代表着数百万越南人民——那些与乐鸿血脉相连、饱受殖民压迫、奋起反抗、如今共同渴望独立的越南人民。
《宣言》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融入了爱国主义和同胞情谊,表达了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不抛弃任何人,而是团结一致,并肩作战,在争取和维护独立的征程中凝聚整个国家的力量。
在《独立宣言》全文中,以及该词的九次使用中,都出现了“独立”一词。“我们的人民”胡志明使用了三次这个词“同胞们”不用言语“人们”(一旦用户使用了该短语)“我们国家的人民”虽然“人民”一词具有更正式、行政的含义,经常出现在国家和国际性质的政治文本中。
胡志明主席在写作前总是会明确受众、目的和写作风格,由此可见,他对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深知“同胞”一词深深植根于越南人民的潜意识中,一旦提及,便能立刻激起强烈的鼓舞,深深触动听众的心灵,唤起并凝聚全体越南人民的自豪感和民族情谊。

1945年9月2日独立日的气氛证明,仅仅一个词就能说明一切。“同胞们”这一简单而神圣的举动,使伟大的领袖像血亲一样与全体民众亲近,消除了领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和隔阂,在听众和演讲者之间建立了同理心和深厚的情感联系。
在回忆录《难忘的岁月》中,武元甲将军讲述了那个难忘的时刻:“老人的声音如同义安乡村的回声。那天,胡伯伯就是这样出现在百万同胞面前的。他的话语平静、温暖、简洁、清晰。这并非人们在庄严的节日里常听到的雄辩之声,但人们却能立刻从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一切都充满活力;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触动着人们的心弦。在宣读《独立宣言》到一半时,胡伯伯突然停了下来,问道:
我说,你听见我说话了吗?
一百万人齐声回应,他们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起:——咕咕!
从那一刻起,胡志明和全体人民融为一体。
胡志明列举法国殖民主义的罪行,不仅针对某个阶级,而是针对所有社会阶层,这体现了社会凝聚力:“他们建的监狱比学校还多”,“他们掠夺了我们的土地、森林、矿山和原材料”,“他们垄断了钞票印刷、进出口”,“他们征收了数百项不合理的税赋,使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农民和商人,陷入贫困”,“他们不让我们的资产阶级致富”,“他们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剥削我们的工人”。……这份清单表明,各个阶层的人都会遭受苦难,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捍卫独立。
这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经过80年全国斗争后发表的独立宣言。
这些也是最革命阶级中最开明的先锋队发自肺腑、饱含深情的话语,他们的子弟绝对忠于阶级和国家的利益,他们在断头台和敌人的枪炮前,扯下黑色的眼罩,高声呐喊:“独立越南万岁!”
所以在写作时“全体越南人民决心将他们的精神、力量、生命和财产全部奉献给维护他们的自由和独立。”胡志明主席没有使用“我们”、“国家”好的“政府”但是是所有越南人民
或者在断言时:“我们认为,在德黑兰和旧金山会议上承认民族平等原则的盟国,必然会承认越南人民的独立。”他不是代表当权者团体发言,而是代表民族集体发言,也就是所有奋起反抗日本法西斯和法国殖民者的“同胞”。
这一表达既具有代表性——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意味着同胞是民族自决权的道德基础——又具有凝聚力,表达了意识形态。“所有越南人民都是兄弟姐妹,对国家负有同样的责任。”秉承了数千年来一直存在的团结精神。
这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举措,有助于巩固新政府的合法性和民族特性。在八月革命后的背景下,越南再次面临外国势力干涉的风险,因此巩固和增强民族团结是捍卫独立的先决条件。
《独立宣言》唤起了人民之间的亲情,成为历史性的战斗号召,增强了人民对新政权——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权——的信心。
与此同时,这也是向国内外发出的一个鲜明的政治信号:越南是一个主权国家,拥有团结的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英勇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是不可征服的。任何侵犯越南独立的势力都是不公正的,必将遭到全体越南人民的反抗,并被越南人民无比强大、浩瀚的爱国主义浪潮所彻底击溃。

《独立宣言》篇幅短小精悍,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鼓舞、激励和组织力量。在举国上下神圣的时刻,这部伟大的建国文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迅速深深地烙印在人民心中,强烈地唤起了越南人民的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是用革命英雄主义的力量和越南人民的智慧,以及坚定的意志,激发越南人民战斗精神的号召。“坚定不移地奉献一切精神、力量、生命和财产,以维护自由和独立。”
80年过去了,但胡志明主席在1945年9月2日独立日发表的神圣号召,永远具有现实意义。
越南人民秉持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精神,在20世纪坚定不移地克服了诸多挑战。时至今日,团结和人道主义的力量仍在不断增强,越南人民正迈入发展的新时代——一个富裕、文明、繁荣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