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必须彻底清理兴新、兴原乡的非法建筑工程”一文

May 29, 2013 09:24

(Baonghean)-2013年5月7日出版的乂安报纸第9412期刊登了《应彻底清理雄新乡(Hung Nguyen)的违章建筑》一文,反映目前雄新乡第7村武氏文女士家的违章建筑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同时要求雄新乡人民委员会采取措施处理这一情况。

5月13日,兴新乡人民委员会向《义安报》发出第31/CV-UBND号公文,感谢《义安报》及时反映万女士在后方修建售货亭周边部分住户的意见以及该地区目前的交通状况。然而,兴新乡人民委员会在发给《义安报》的公文中也指出,《义安报》的部分内容仍为片面信息,并对此作出如下解释:

1. 在558号公路(9月12日街)升级改造之前,范女士曾与公社人民委员会签订了一份合同,建造一座小商铺,该合同至今仍然有效,范女士在后面建造小商铺也得到了公社人民委员会的同意。因此,不能说范女士像一些居民和阮友通同志所反映的那样,非法建造了该小商铺。

阮友通同志——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在回复作者时,或许是心态不够冷静,或者信息不足,所以认为范女士在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建造了售货亭,需要审查解决。阮友通同志之所以这样回答,或许是因为他只是副主席,对此事了解不深,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我们希望报社能够理解。我们将责成阮友通同志进行审查,明确他的职责,并借鉴他接受媒体采访的经验……

综上所述,雄潭乡人民委员会确认,范女士家的非法建筑行为不存在任何隐瞒。人民委员会同意范女士家将前哨向后延伸,以恢复558省道(9月12日路)的前廊,确保通往7村的居民区道路通行无阻,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人民委员会将责令对方家属拆除并按规定恢复前廊及道路通行。

党和国家必须尊重民意,但不能允许一些机会主义者利用媒体提出个人要求,以谋取私利,造成社会不团结。

希望记者在收到民众的信息和反馈时,能够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确保信息准确及时,避免扰乱舆论,影响地方行动。

首先,乂安报社衷心感谢兴新乡人民委员会对乂安报社刊登的文章作出迅速回应。但乂安报社想交换意见如下:

第一个据读者来信,义安报社派记者前往兴原县兴新乡进行调查、了解、核实,并撰写了《必须彻底清理兴新乡(兴原)违法建筑》一文。关于群众和基层干部,记者采访了黄文思先生、7号村村民阮辉义先生和7号村村长范文心先生,通过实地观察发现:文女士家在7号村通往558号公路的村道入口处斜坡旁搭建了遮挡视线、影响群众通行的亭子,这一事实属实,因此,7号村居民的诉求完全有理有据,完全是为了保障包括雄新村村民、丁拔图中学师生以及雄新村人民委员会领导在内的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因此,雄新村人民委员会在官方通报中暗示他们是“机会主义者,利用媒体提出要求,谋取私利,造成社区不团结”,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周一,在与当地民众和7号村村长会面后,《乂安报》记者继续与乡政府部门沟通,并直接联系了雄谭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友通先生。阮友通先生本人也向记者坦言:“之前,万女士一家与乡政府签订了合同,但现在没有了。对于民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将认真考虑并采取措施,迅速彻底地解决。” 鉴于记者的上述操作和信息收集程序,我们无法断言“需要彻底处理雄谭乡(雄阮)的非法建筑”一文的内容是“仍在听取片面信息,没有与地方当局协调以获取准确信息”。

周二,义安报刊发布上述信息的目的是促使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积极参与恢复道路通行,确保该路段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为回应民众的反映,义安报刊与各方沟通,了解情况,观察实际情况,客观透明地发表独立意见,不让任何个人或组织有机可乘。义安报刊一直以来并将继续严格遵守《新闻法》的规定,切实履行作为义安省党、政府和人民代言人的路线、原则和宗旨。

希望红滩乡尽快在地方政府内部重新审视和澄清此事,并指示相关户按照交通安全规定拆除并归还廊道和视线;向民众解释,以凝聚民意,增强民众的团结,提升地方政府的地位和威信,而不应指责该文章“扰乱舆论,影响地方运动”。

义安报社再次真诚感谢兴新乡人民委员会的反馈。

红滩公社人民委员会 - 义安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关于“必须彻底清理兴新、兴原乡的非法建筑工程”一文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