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为何难以获得信贷资金?
扩大生产、发展生产、投资设备、机器等资金一直是集体经济部门面临的难题。由于客观和主观困难,很少有合作社和合作组能够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
合作社缺乏资金
2025年,寿清综合农业合作社(安城县寿清公社)将转变为新的合作社模式,在多个领域开展业务,成为该地区数千户农户的可靠住所。
合作社成立初期仅有58名成员,面临诸多困难。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活力,合作社如今发展势头强劲。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领域,合作社投资购置了托盘育苗机、犁、收割机、插秧机、托盘育苗机等机械设备,为群众服务。在水稻生产和畜牧养殖方面,寿清农业综合服务合作社遵循从生产到收获再到产品消费的全链条生产流程。此外,合作社在环保、垃圾收集和处理、内部信贷等方面也表现出色……

寿清农业合作社董事长兼总经理胡仕光先生表示:“党和国家的政策非常重视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的发展。然而,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未能获得银行信贷资金。为了维持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合作社需要大量资金,但我们没有抵押物。” 合作社占地面积600平方米。2位于公社黄金地段的土地价值数百亿越南盾,但由于是集体所有,因此无法抵押贷款。而且根据规定,合作社不得借入用于季节性生产的营运资金;只能借入资金用于投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但必须持有采购发票。一旦完成这些借款手续,合作社将失去投资机会。

“我们认同银行的规定和信贷员的担忧,但我们需要解决方案来为像我们这样的合作社借入资金投资生产和经营创造条件,”Quang 先生分享道。
同样,雄原县雄原镇农业与环境服务合作社曾经以托盘种植服务闻名,但如今各项服务规模缩小,经营面临诸多困难,资金短缺是其原因之一。该合作社主任阮国惠先生说:“大多数合作社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因为没有抵押品,即使有抵押品,也是集体抵押品,借不到。即使在过去,通过社会政策银行向乂安省合作社发展支持基金借款也非常困难。合作社需要借款但抵押品困难,有些合作社没有明确的生产经营计划或可行性和效率不具说服力。”

“为了有资金维持运营,我不得不用家里的个人卡为合作社贷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也是目前许多合作社的普遍情况。在实施利率支持信贷方案时,信贷机构需要研究并实施简便易行的程序,以便政策能够得到落实,合作社也更容易获得优惠利率贷款方案。”许先生说。
需要审查并消除困难
落实越共中央关于在新时期继续创新发展和提高集体经济效益的第20-NQ/TW号决议和2023年修订的《合作社法》两年来,各级党委、机关和社会各界对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的观点、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日益明确和一致。国家对集体经济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国家对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的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专业化。
2024年,义安省将新增30家合作社,使全省合作社总数达到888家/925家。其中,545家合作社有效运营(占运营合作社总数的61.4%)。然而,只有极少数合作社有资格获得银行贷款。据越南国家银行义安省分行提供的信息,目前仅有46家合作社获得银行贷款,其中39家合作社仍有未偿还贷款,未偿还贷款总额超过1240亿越南盾,自2025年初以来的累计贷款周转额超过1217亿越南盾,坏账余额为2.32万亿越南盾……

合作社获得信贷政策仍然缓慢,面临诸多困难,因为它们缺乏抵押物,也不敢制定扩大生产的计划。许多合作社缺乏财务透明度,运营效率低下,管理薄弱,人员素质有限。同时,疫情和经济困难,加上商品和投入材料价格波动的压力,影响了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合作社在地方、区域和地区之间,以及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科技应用和合作社运营的数字化转型仍然存在诸多限制。存在贷款使用不力、用途错误、债务长期逾期以及依赖和等待国家支持的心态等情况……
此外,贷款政策的授信额度仍然较低,主要依据抵押资产的价值确定,没有考虑贷款计划的可行性,也没有建立合作社为季节性生产借入流动资金的机制。

面对贷款活动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集体经济类型信贷水平。国家银行乂安省分行副行长段孟夏在关于集体经济和合作社信贷状况的报告中表示,应研究并提出完善机制和政策,促进信贷投资增长,增加集体经济类型获得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指导信贷机构平衡资金来源,重点向合作经济组织和从事生产经营领域、政府政策优先领域的合作社、有效运作的新型合作社、参与开发具有优势产品、按照价值链生产、应用高科技、具有高商业价值产品的合作社提供信贷。定期研究和开发多样化的银行信贷产品;根据合作社的需求和实际运作情况,研究、改进和创新信贷流程、程序和条件,逐步扩大和增加对集体经济类型的资金支持,提高其获得银行信贷的机会。
合作社要获得银行信贷资金,需要克服规模、竞争力、管理能力等限制,注重提升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生产经营规划;平衡资金来源,根据合作社的财务能力确定投资方向;加强企业间的合资合作和联营,实施项目,保障资源。尤其在经营过程中,合作社需要注重积累资产,为获得信贷机构贷款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