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盐场努力寻找保护传统职业的方法
(Baonghean.vn)——琼柳被誉为义安省的“盐仓”。近年来,由于盐价不稳定,盐工收入微薄,大多数盐工都转行做了其他工作。为了保护这项传统技艺,手工艺村合作社正在努力寻找出路……
![]() |
初夏时节,阳光炙烤着大地,温度接近40摄氏度,但位于琼銮县安和乡新胜盐村的盐工们依然顶着烈日制盐。照片:Thanh Phuc |
![]() |
| 制盐的过程极其艰辛,需要经过许多步骤:耕地、晾晒土壤、将土壤放入盘中、过滤水、晾干水、收集盐……所有步骤都必须手工完成。照片:Thanh Phuc |
![]() |
阳光越强烈,盐农就越需要在田里辛勤劳作,因为阳光越充足,制盐量就越大,盐粒越白,盐的品质越好,售价也就越高。照片:Thanh Phuc |
![]() |
| 制盐业艰苦,盐价不稳定,盐工收入微薄,因此,如今新胜盐村的大部分工人都是老年人。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工人大多已经转行,成为工厂工人或建筑工人。照片:Thanh Phuc |
![]() |
| “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没有一个继承了父亲的职业。他们很高兴能离开盐田。至于我,我年纪大了,也不会做其他工作,所以只能咬牙坚持,顶着烈日制盐,勉强糊口。”胡氏荣女士说道。照片:清福 |
![]() |
| 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盐工们,每天最多只能挣到20万越南盾。照片:Thanh Phuc |
![]() |
| 安和乡(琼柳)胜利盐业合作社代表裴春典先生表示:“合作社共有818名成员,每年生产12000吨盐供应市场。今年年初盐价很高,但现在盐价大幅下跌。因此,最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厌倦了这份工作,纷纷辞职,导致盐田荒废。” 图片:清福 |
![]() |
| 为了提高食盐价值,为民众创造可持续的生计,并促进传统手工艺村落的发展,近年来,合作社和当地政府积极与加工企业接洽,收购盐粒及食盐副产品,供应给民众。图为:一家当地企业收购“盐蜜”(盐水),为民众提供盐,使盐农收入提高了50%。摄影:Thanh Phuc |
![]() |
| 目前,该合作社正在安和盐村开发一个体验式旅游项目,活动包括:参观盐村;与盐工一起体验制盐过程;游览红树林;乘船游览迈江河;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该项目有望尽快实施,旨在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创造可持续的生计,同时留住工人,并促进当地传统职业的发展。照片:Thanh Phuc |
视频片段:Thanh Phu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