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评估猴痘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猴痘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中等风险”。
世卫组织表示:“如果病毒有机会成为人类病原体,并传播给儿童和免疫抑制人群等有患重病风险的群体,公共卫生风险可能会升高。”
截至5月26日,全球23个国家共报告了257例猴痘确诊病例和120例疑似病例,这些国家均未被认定为猴痘病毒的流行地区。目前尚无死亡病例。
世卫组织还通报称,天花多个国家同时暴发疫情,表明传播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未被发现。此外,最近发生的几起事件也引发了疫情。
该机构预计,随着各国疾病监测范围的扩大,将会报告更多病例。
![]() |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记录了猴痘病例,其中在很少报告该病的国家中,有100多例疑似病例。 |
猴痘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通常症状轻微,在西非和中非部分地区流行。它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可以通过自我隔离和保持卫生等措施相对容易地预防。
此次疫情的大部分病例是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现的。
联合国卫生机构表示:“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病例与疫区没有已知联系。”
猴痘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后一至三天出现皮疹。红点会逐渐扩大,变成充满脓液的水疱,结痂,并在两至四周内脱落。皮疹通常始于面部,然后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例如手、脚和生殖器。
在人类中,病毒通过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伤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目前尚无针对猴痘的特效疫苗。天花疫苗已被证实可提供 85% 的猴痘保护率。
然而,最初的天花疫苗已不再广泛可用。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实施向高危人群提供疫苗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