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寿乡发挥潜在优势,力争可持续发展
行政单位设置调整、实行两级地方政府体制后,义寿公社凭借土地、交通、人力资源等优势,迈入新阶段。公社党委、政府和人民确定的目标是:发挥优势,激发内部力量,力争在2025-2030年阶段将义寿公社早日建设成为先进、强有力转型的新型农村公社。
潜力巨大,新起点
义寿县是根据第 1678/NQ-UBTVQH15 号决议(2025 年 6 月 16 日)在合并义海、义利和义寿(旧)三个乡的全部面积和人口的基础上成立的。
组织重组、接收和整合过程创造了一个规模更大的行政单位,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公社党委是根据2025年6月18日第3627-QD/TU号决定成立的,并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开始工作;重组后,目前共有49个基层党组织和直属党支部,约980名党员。

义寿县土地资源丰富,其中约1600公顷为红色玄武岩土壤,适宜种植经济作物、果树和蔬菜;交通便利,与48D、48E国道及省级公路相连,为货物流通、招商引资和发展加工工业创造了条件。常年有水的河流、溪流、湖泊和水坝,过去和现在都为发展农业、水产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合并前,成员公社在农林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森林覆盖率达到27.33%;人工林面积约1415.28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4200—4400吨/年。
值得一提的是,义莱乡(合并前)于2021年被认定为达到新农村标准乡,义寿乡(合并前)于2023年被认定为达到新农村标准乡,义会乡(合并前)则保持了原有的标准。这些成果为合并后的义寿乡迈向先进新农村标准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财政管理和就业方面,改组前3个乡五年预算总收入预计为1652.43亿越南盾,其中地区预算总收入预计为142.96亿越南盾。五年来,共举办15期职业培训班,培训人数452人次,新增就业岗位2137人,培训率达75.18%。这些具体数字体现了在基层动员资源、创造就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塑造发展方向
在新阶段
根据所确定的优势和局限性,义寿乡制定了全面的发展目标,重点将经济发展与提高生活质量、保存文化特色和完善新农村制度体系相结合。
特别是,教育培训被确定为地方人力资源发展的支柱之一。合并前的乡镇已投资升级设施;普及文盲工作成效良好(达到普及文盲二级标准),中学毕业率达100%。目前,11所学校中有10所达到一级标准;3所学校保持二级标准(义海小学、义寿小学、义寿幼儿园);维持和提高学校标准的计划仍是优先事项。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得到加强。合并前,义海卫生站于2023年重新获得国家级认证,义莱卫生站于2024年重新获得国家级认证。基础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卫生目标计划得到有效实施。
文化体育方面,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歌社、锣鼓社、民俗文化社等得到保持和发展;每年组织2-3次群众性文艺汇演和基层体育比赛。
各乡文化村、文化家庭比例较高。投资建设智能广播系统,推广公社电子信息门户网站,提高了宣传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对于达到新农村标准的乡镇,地方政府已集中资源完成标准制定工作。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是全面完成先进新农村标准:继续巩固学校,升级医疗站,建成村级文化站,提高乡村道路硬化率,保障生活清洁用水,提高垃圾收集和处理率。这些目标已纳入乡镇空间发展路线图,并与专业化区域、产业和服务业集群发展相衔接。
展望未来,义寿乡已为2030年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力争人均收入达到6000万至6900万越南盾/年,地方预算收入达到约33亿越南盾,乡级道路铺设率达到100%。经济结构继续向好发展,其中农林渔业占46.5%至47.85%,工业和建筑业占34.5%至38.5%,服务业占13.35%至13.62%。
生产领域,义寿县力争到2030年实现粮食产量4500-4600吨,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维持在3700公顷左右,建成至少16个三星级农家乐,力争荣获2030年先进新农村公社称号。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明确了文化、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指标。当地力争实现98%的人口参保,1岁以下儿童100%完成免疫接种,贫困率每年平均降低0.2%至0.25%。
到2030年,35%左右的村庄实现文化称号,26%的家庭实现体育家庭,100%的家庭实现标准住房,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到8.86%。
在劳动力方面,该公社力争将劳动力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提高到37%,提高劳动力培训率,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特别是,公社数字化转型指数(DTI)力争在全省130个县市中排名60位,为实现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凭借高度的政治决心、人民的共识和崛起的愿望,义寿省相信一定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确立其作为义安省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