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的火图公社水稻歉收。
11月初是义安省惠土乡晚熟旱稻的收获季节,但由于下雨,稻种已经发芽,农民们正在努力抢救稻米,以减少春节前的作物损失。
“今年天灾连连。十月底稻谷开始成熟的时候,阳光明媚,我暗自高兴,祈祷能有个好收成。没想到临近收割的时候却下起了雨,导致几乎所有沉甸甸的稻谷都发霉发芽了。”火盾村的李瓦通先生悲伤地说。

何夏嫩先生家有大约0.3公顷成熟的旱稻。他们不得不动员全家所有劳动力到田里赶工收割稻谷,并搭建棚子遮雨,然后分工收集柴火晾晒稻谷。“虽然我们尝试用柴火晾晒稻谷,但因为地处高山,雨下得又久,稻谷还是发芽了很多,只有少量稻谷能收割。” 嫩先生说道。
类似地,惠溪村有11户人家旱稻歉收,超过5公顷的稻田在连日暴雨后收割时颗粒无收。惠土乡人民委员会官员哈巴利先生表示,当地居民一年可收获两季旱稻,两季收割时间相隔约一个月。此次收割的是晚熟稻,暴雨后的持续降雨导致稻种发芽,有时甚至长出绿叶,这些绿叶只能用来喂牛喂水。

火土乡共有13个村落,1000多户人家,主要为苗族,世代以种植旱稻为生。火土乡民每年积极开展农业生产,逐步将作物和牲畜结构向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适宜地区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乡民们仍保留着约117公顷的传统旱糯稻种植。
“旱稻是人们的主要粮食来源。因此,面对不利的天气,乡人民委员会以及各村、乡管理委员会正在积极支持和指导村民们节约粮食,将稻米覆盖、卷起,放在阴凉处晾晒,努力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储备粮食。”——哈巴利先生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