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墓园和火葬场:义安省的当务之急
(Baonghean.vn)——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每个人都有一段最后的旅程,一段“特殊的旅程”:离开这个“暂时的世界”,回到“另一个世界”。
生老病死,是按照自然规律的正常现象,当“生各不同,死各不同”时,丧葬观念也就不同了。
世界上的丧葬习俗多种多样:水葬(投入河、海)、土葬(埋入地下)、火葬(用柴、电烧)、风葬(悬空)、鸟葬(放生)……自古以来,越南人常用土葬。也有将遗体一次性深埋平葬的,也有将遗体埋葬以示哀悼,几年后再将骸骨挖出再安葬的。
现实是死人多于生人,许多“鬼城”
八十年代以前,全国农村到处都是“我的村庄到处都是茅草屋、泥墙,到处都是墓地,却没有一座坟墓”(阮维语)。随着时间的流逝,风化作用,许多坟墓无人照管,“泥土沙沙作响”,然后“融入自然”。
如今经济发展,有些人已经开始担心死亡:买地、建墙。有些人把园地、林地占为己有,肆意地改建成墓地、坟场,丝毫不顾规划。许多坟墓——包括活着的人的坟墓——被建了起来。有些房屋建好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就被拆除,重建成“与他人平起平坐”的样子,灯火辉煌、雄伟壮观、“宏伟壮观”,价值数亿甚至数十亿越南盾。廉价的建筑材料、优质的砖块、大量的水泥……它们成为了永恒的建筑。
城乡规划已经多次,但照目前的速度,“死者与生者争夺”的局面愈演愈烈,子孙后代会不会面临困境?
火葬的需求正在增加。
火葬这是一种既卫生又节省土地的形式。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有死后火葬的需求。改变人们对精神和信仰的认知并非易事。这是一个好兆头,是社会的进步。
不幸的是,由于我们没有火葬设施,当亲人去世时,许多人不得不依靠熟人将遗体运到清化或河静。由于路途遥远,又远离行政区,给死者亲属带来了诸多困难、负担和费用。许多人有火葬的需求,但仍然感到困惑,所以不得不放弃。

义安省需要尽快建立火葬服务设施
(Baonghean.vn)- 由于义安省没有火葬场,长期以来该省的人们仍然需要去河静省或清化省……这导致了很多不便,因为道路很长,手续有时也很麻烦。
放眼世界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安葬逝者的最终安息之地正变得愈发奢侈。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大城市,墓地空间严重短缺。
许多国家正在改变丧葬仪式,改变墓地的运作方式,甚至拆除历史悠久的墓地,为生者开辟土地。从1990年开始,日本的一个志愿社会组织公开提倡火葬和骨灰撒放。自1999年以来,日本北部的一座神社为墓地短缺危机提供了一个更具创意的解决方案:“树葬”。在这种葬礼中,家人将死者的骨灰埋入地下,并在骨灰上种一棵树来标记墓地。
2015年,我们有幸参加了中央组委会67期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举办的课程。课程结束时,学校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国家的众多机构、项目、名胜古迹和风景名胜,之后进行了自由交流和讨论。学生们有任何疑问,讲师都会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这个国家很富裕,生活水平很高,但没有像我们国家那样“宏伟”的墓地。我们问了关于风俗习惯、丧葬规章、土地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众所周知,“狮子岛”面积狭小,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但人口却超过550万。然而,他们仍然拥有相当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大约95%的新加坡人死后都选择火葬。政府强制拆除家族墓地,代之以火葬场。城市里的墓地使用期限也只有15年,之后遗体会被火化,留下的空间留给下一位逝者。
建设生态墓园和火葬场:义安省的当务之急
不能抱着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的心态!义安省幅员辽阔,人口超过340万。据了解,该省正致力于排除障碍,加快实施生态墓园和火葬场建设项目。这是一项非常实际、紧迫的任务,对当前和未来都意义重大,既能解决荣市、周边人口稠密地区以及全省的困难,又能满足人民的需求,需要集中精力指导,凝聚共识,才能真正实现。

义安省:大力推进永久生态墓园建设,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Baonghean.vn)——作为越南人口第四多的省份(超过 340 万人),义安省面临着困难、不足和实际需求,正致力于消除障碍,加快实施建设生态墓园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