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墓园和火葬场:义安省的当务之急
(Baonghean.vn)——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每个人都有一段最后的旅程,一段“特殊的旅程”:离开“暂时的世界”,回到“另一个世界”。
生老病死,本是正常之事,按规律而生,各人不同,死法也不同,丧葬观念也就不同了。
世界上的丧葬习俗多种多样:水葬(投入河海)、土葬(埋入地下)、火葬(用柴火或电火焚烧)、风葬(悬挂在空中)、鸟葬(放生给鸟吃)……自古以来,越南人最常用的丧葬方式是土葬。也有将遗体深埋后再平整的地方;也有将遗体埋葬以示哀悼,几年后再将骸骨挖出再安葬的地方。
死者的真实感压倒生者,众多“地下城堡”
在越南农村,80年代之前,到处都是“我的老村子,到处都是茅草屋和土墙,到处都是墓地,却没有一座坟墓”(阮维语)。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风化,许多坟墓无人照管,“泥土沙沙作响”,然后“与自然融为一体”。
如今经济发展,有些人活着,却已为死亡担忧:买地、建墙。有些人把园地、林地据为己有,肆意改造成墓地、坟场,丝毫不顾规划。许多坟墓——包括活着的人的坟墓——被建了起来。有些房屋建了起来,但过了一段时间就被拆除,重建成“与他人平起平坐”的样子,灯火辉煌、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价值数亿甚至数十亿越南盾。廉价的建筑材料、优质的砖块、大量的水泥……它们成为了永恒的建筑。
城乡规划已经多次,但照现在的速度,越来越像“死人抢活人”,对子孙后代来说,会不会是一段艰难的时期?
火葬需求正在增加
火葬这是一种既卫生又节省土地的方式。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有死后火葬的需求。改变人们对精神和信仰的认知并非易事。这是一个好兆头,是社会的进步。
不幸的是,由于我国没有火葬设施,当亲人去世时,许多人不得不依靠熟人将遗体运往清化或河静。由于距离遥远,又远离行政区,给死者亲属带来了诸多困难、负担和费用。许多人有火葬的需求,但却不知所措,最终不得不放弃。

义安省亟需建设火葬服务设施
(Baonghean.vn)- 由于义安省没有火葬场,长期以来,该省的人们仍然需要前往河静省或清化省......由于距离遥远且有时手续复杂,导致很多不便。
放眼世界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安葬逝者的空间正变得愈发宝贵。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大城市,墓地空间严重短缺。
许多国家正在改变丧葬仪式,改变墓地的运营方式,甚至拆除历史悠久的墓地,为生者开辟土地。在日本,一个自发性的社会组织自1990年以来一直公开倡导火葬和骨灰撒布。自1999年以来,日本北部的一座神社为墓地土地短缺危机提出了一个更具创意的解决方案:“树葬”。在这种葬礼中,家人将死者的骨灰埋入地下,并在骨灰上种一棵树来标记坟墓。
2015年,我们有幸参加了新加坡南洋大学中央组委会举办的67期项目课程。课程结束时,学校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国家的许多机构、项目、名胜古迹和风景名胜,之后进行了自由交流和讨论。学生们有任何疑问,讲师都会在课堂上及时解答。
这个国家很富裕,生活水平很高,但没有像我们国家那样“宏伟”的墓地。我们问到风俗习惯、丧葬规章、土地管理等等。众所周知,“狮子岛”面积狭小,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但人口却超过550万。然而,他们仍然有相当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大约95%的新加坡人死后都火化。政府强行拆除了家族墓地,取而代之的是火葬场。城市的墓地使用期限也只有15年,之后遗体会被火化,留下的空间留给下一位逝者。
建设生态墓园和火葬场:义安省必要且紧迫的工作
不能抱着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的心态!义安省幅员辽阔,人口超过340万。据了解,该省正致力于扫除障碍,加快实施生态公墓公园和火葬场建设项目。这是一项非常实际、紧迫的任务,对当前和未来都意义重大,既能解决荣市、周边人口稠密地区以及全省的困难,又能满足人民的需求,需要集中精力指导,凝聚共识,才能真正实现。

义安省:推动永久生态墓园项目建设,服务人民需求
(Baonghean.vn)——作为越南人口第四多的省份(超过 340 万人口),义安省面临着困难、不足和实际需求,正致力于消除障碍,加快实施生态墓园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