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当人民群众赞成
(Baonghean.vn)- 昆强县位于山区,在建设符合新农村标准(NTM)的乡镇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该县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选择条件优越的村庄优先实施。
![]() |
Chi Khe 公社 (Con Cuong) 的人们正在收割水稻。照片:Le Thang |
2018年,全县共有7个村(镇)达到新农村标准。目前,各村(镇)正在全力以赴,争取按时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
位于珠溪边境乡的白高村,90%以上的人口为泰族,村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由于起点低,白高村基础设施条件欠缺。因此,在2018年登记符合NTM标准后,村委会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实施。
![]() |
白高村除了致力于新农村建设,也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图片:巴口 |
从区到公社,党委、政府秉承“先易后难”的方针,深入到户“手把手教”,指导村民修建围墙、翻修房屋。村里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结合国家扶持的水泥资源,发动群众捐地、捐工、捐物、捐资金,修建了2公里的社间道路;2公里的村内主要道路
在经济发展方面,除了种植甘蔗,白高村村民还注重发展畜牧业,利用闲暇时间组建施工队、施工组,为村里数十名工人创造就业。
百高村村长卢文雄激动地表示:“大家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尽管困难重重,但大家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达标贡献力量。截至目前,百高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2800万越南盾,贫困户比例已降至10/96户。目前,全村15个村级标准已达14个,环保达标工作也即将完成,决心在2018年达到新农村标准。”
在池溪乡白爱村,为了增加收入,村民们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经济,如:投资种植近100公顷柠檬树,用于商品种植,每公顷收入达3000万越南盾。此外,村民们还利用土地种草,圈养黄牛和水牛;利用260公顷山地种植原料林,在冲积地上进行轮作。到目前为止,白爱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2800万越南盾/人/年。由于经济比较发达,在村里出台翻修和新建文化馆的政策时,村民们每户自发捐款至少50万越南盾,并捐献了更多的水泥、沙子、石子和劳动力……
目前,该村已实现12项标准,但尚有3项标准尚未实现:卫生、交通和环境。白爱村党支部书记黎文心表示:“为了按计划实现新农村标准,村委会将继续组织村民座谈,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共识,共同落实剩余的标准。对于环境标准,将鼓励村民在家建造垃圾坑,并在村道两侧种植花草树木;对于交通标准,如果有水泥来源支持,村民愿意贡献工作日来落实。”
![]() |
在“国家与人民齐心协力”的理念指导下,白高村的乡间道路和村内道路已铺设完毕。图片:明行 |
2018年,昆强县有7个村庄注册,即将达到NTM终点线。由于地处山区,该地区的村庄和小村庄在收入、就业、住房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难以实现的条件。为了克服困难,昆强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动员民众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经济,重点发展生产和畜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创造价值。
在住房标准方面,该区提倡依托社会化资源,动员群众贡献工作日,对企业、干部、职工、公务员等提供物质捐助……
![]() |
昆强县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始终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图片:巴厚 |
昆强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克西表示:“昆强县还制定了支持每个村庄实现5000万越南盾NTM目标的机制,同时制定了鼓励和动员民众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经济的政策,并派遣干部深入基层直接指导民众。截至目前,昆强县已有1个乡(安溪乡)和1个村(奇溪乡桂仙乡)达到NTM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