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典型的文化村——核心在于人民的力量
“典型文化村”是一种人民所有、人民实施、人民享用的模式。因此,要成功建设一个“典型文化村”,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团结和一致。
当人民同心协力时
自2022年起,宜禄县宜林乡8村的建设政策开始实施。“典型的文化村”在省级层面,宜林乡8村村民积极贡献人力物力。宜林乡政策官员阮文会先生表示:“我们已告知村委会官员和村民,要成为‘典型文化村’,需要增加一些标准,例如完善文化馆、运动场等设施,完善村规、村盟约等内容,以及打造绿色、清洁、美观的村落。”这些标准在8村基本已经具备,但要使其更加完善和发展,最重要的是村民的贡献和团结。
第八村执行委员会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决定按照既定标准完善第八村的各项工作,例如在村中心区域增设摄像头,建设妥善处理的公共垃圾坑,增设符合标准的花径、观赏树木和旗杆小径等。此外,在村代表大会上,村民们还讨论了对乱扔垃圾的村民实施处罚的必要性,初犯罚款50万越南盾,再犯罚款100万越南盾。
“人们知道这不是一笔小罚款,但他们同意了。他们认为,如果这是一项约定,就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威慑作用,”第八村村长阮氏林女士说。

建造旗杆、扩建运动场或文化馆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如何调动民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成为一大难题。然而,经过宣传,民众下定决心要参与其中。
“我们有一群在外地工作的人,在为村里的项目筹集资金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捐款。此外,村里的人们也或多或少地自愿支持这项活动。因此,尽管没有赞助商,但每个项目的资金几乎都来自村民的捐助,而对于国家资助的项目,村民的捐助比例也高达50%至70%。”
阮氏林女士 - 义禄县义林公社 8 村村长

第八村连续三年拥有250/267户文化户,其中7户连续两年被评为典型文化户。该村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为45%,50%的家庭达到体育家庭标准。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年收入达到6300万越南盾。

宜禄县文化科学信息厅副厅长阮廷阳先生表示:“到目前为止,宜禄县已经建成了15个典型文化村,所有这些示范村都在大力弘扬当地人民和政府努力培育的文化价值观。”

近年来,昆强县大力推动社区典型文化村落建设,重点在社区旅游景点附近建设文化村落。其中,努阿村的文化村落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在努阿村,村民是基层文化活动组织和旅游团服务的主要力量。努阿村党组书记维文贤先生表示:“村民在申请建设典型文化村落时,也承诺将努力使村落成为‘文化家庭’,目标参与率达到90%以上;同时,也要确保村落中90%以上的村民切实遵守村规和公约。”

昆强县文化科学信息厅副厅长阮功贤先生表示:昆强县正朝着建设4个典型文化村的目标迈进,但是,要建成一个标准化的文化村,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共同努力。
人民的力量是该模式的灵魂。
据省文化中心文化事务部主任阮氏清玄女士介绍,为了建设一个典型的省级文化村:“2023年5月24日,文化体育厅(现为文化、体育和旅游厅)根据第1469/QD-SVHTT号决定发布了省级典型文化村建设标准后,我们根据人民的需求,将典型文化村的建设具体化为满足人民需求的具体标准,同时也为其他地方学习借鉴树立了榜样。”
据Huyen女士介绍,具体标准如下:在文化生活建设方面,每个文化村都必须对传统习俗和村规进行补充,使其适应现代生活;为建设和提升文化体育机构的效能,必须建设村级文化馆,确保至少70%的座位,且70%以上的村民需参与文化活动;为在义安省培养文化人才和文化家庭,文化家庭比例必须达到85%以上;体育家庭比例必须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此外,为了营造绿色、洁净、优美的环境景观,典型的文化村必须在村落的主要道路、文化馆和公共场所设置花街、旗街和绿树;视觉宣传系统必须按照规定安装,确保美观;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自2001年以来,省文化中心已建成近200个省级典型文化模型。到2024年,全省将拥有18个省级典型文化模型,其中包括12个典型村、乡、街区模型。今年,该中心将在全省范围内建设8个典型村、乡、街区模型。
根据2022年11月12日发布的第20/2022/NQ-HDND号决议中关于支持义安省基层文化生活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每个典型文化模式将获得2000万越南盾的资助。政府将以此为基础,动员民众完善相关制度。然而,首要核心在于,每个入选项目都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群众基础,并在实施和参与过程中获得民众的团结和热情。
曹文锡先生——省文化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