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党员中培育廉洁文化
(Baonghean.vn)——近期,党和国家出台多项重要文件,大力弘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精神。
构建和形成诚信节俭文化干部和党员被观看是党的建设和整顿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措施之一。阮富仲总书记在《坚决坚持同腐败和消极势力作斗争,为建设更加廉洁强大的党和国家作出贡献》一书中强调了这一点。
诚信是公共伦理胡志明主席教导说:“廉就是廉洁,不贪婪”、“始终尊重和维护公私财产”、“不侵占国家和人民的一分一毫”、“不贪地位,不贪金钱,不贪享乐,不贪奉承”。“义就是不作恶,正直、正直”。廉洁是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守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原则、尺度和标准。“俭就是节约,不铺张浪费,不浪费,不乱花钱……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花。只要有值得做的事情,只要是对人民和祖国有益的事情,无论花多少力气、花多少钱,都是快乐的。”他强调:“一个懂得节俭、讲廉洁的民族,是一个物质富裕、精神强大的民族,是一个文明进步的民族。”

因此,正直、诚实、节俭是干部的优良品质和美德,体现了纯洁、正直,在物质、金钱、名誉的诱惑面前不铺张浪费,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它们凝结成具有在社会生活中传播力量的价值观和准则,有助于塑造新的人格,为国家的发展进程做出许多积极贡献。
从总体上看,诚信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立业之道。党的建设和政治体制廉洁、强大、全面。对公共行政而言,廉洁文化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领导、管理、行政和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效率,营造客观透明的治国环境,有助于抵制腐败、浪费和不良行为,确保纪律、秩序和法律的严肃性。它有助于克服和遏制一些干部和党员政治思想、道德和作风的滑坡现象。在当前国家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每一位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都要弘扬节俭、省钱、省力、不浪费、不铺张浪费的精神。这将是抓住机遇,推动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于贯彻落实廉洁文化,可以看出,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重要文件,以弘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如:越共十一届、十二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整顿工作的决议;2016年12月19日中央政治局第55-QD/TW号条例“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立即采取的若干任务”;2012年6月7日中央书记处第101-QD/TW号条例“关于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责任”;中央执行委员会2018年10月25日第08-QDi/TW号规定“关于为干部、党员,首先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树立榜样的责任”。党的十三大强调要求干部、党员、公务员和公职人员“讲廉洁,建设勤俭节约、不腐败、不浪费的文化”,“继续建设发展、廉洁、行动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反腐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行政改革上取得突破”。

阮富仲总书记在《坚决坚持反腐败斗争,为建设更加廉洁强大的党和国家作出贡献》一书中对廉洁文化的开展情况进行总体评估时强调:“各级党委、党组织、机关高度重视领导指导干部、党员、公务员、公职人员和全社会建设廉洁文化,提高自觉性,严格遵守党和国家规定,主动处理利益冲突,建立和落实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批评、谴责和积极打击腐败和消极行为,尊重廉洁和荣誉,以自己和亲属的腐败和消极行为为耻。注意根据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建立和完善党员革命道德标准、公共服务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作为干部、党员廉洁文化的基础。”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感。指导总结将反腐倡廉内容纳入教育培训培养计划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推进和提高反腐倡廉教育实效的措施,在广大干部、党员、公务员、公职人员和全社会形成廉洁文化、反腐倡廉、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在广大干部党员中建设和弘扬廉洁文化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许多干部为了追求名利、物质利益、尊重、回避、个人野心……而置自身荣誉于不顾,肆意践踏廉洁的价值,违背自己向机关单位宣示的理想和崇高目标,践踏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损害机关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损害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信任。一些干部由于无法保持廉洁,变得“不讲信用”,陷入腐败,利用机制和政策漏洞,相互勾结,形成利益集团,谋取私利。在国家面临诸多困难、复杂形势严峻之际,全民节约意识和生活作风显著增强,但仍有一些在行政机关任职的干部党员利用困难形势牟取暴利,挪用公款,浪费公款,引发公愤。总书记在书中通过对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统计,表明近年来腐败问题形势复杂严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廉洁自律不到位。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2740个党组织、16.77万余名党员干部受到纪律处分。党的十三大以来,共立案侦查腐败、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案件近4200起,涉案人员7572人。其中,立案侦查腐败案件455起,涉案人员1054人。这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违背了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党和政权的存亡构成重大威胁。

对此,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题为《坚决坚持不懈地反腐败反消极行为,为建设更加廉洁强大的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报告中指出:“腐败是掌握职位和权力的人的一种消极行为,是政治思想、道德和作风下滑的具体表现。腐败与消极行为,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和作风下滑,有着密切而密切的关系;政治思想、道德和作风下滑是腐败的根本和直接原因;消极行为是滋生腐败的环境;腐败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利局面……钱财还可以追回来,但如果道德和思想下滑,一切就都完了。因此,预防和对抗消极情绪重点是预防和防治干部、党员、公务员和公职人员思想道德、作风等方面的腐败,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现象。”
建设和践行廉洁文化,有效预防和打击腐败,各级各部门需要在机制和政策方面采取诸多措施,但最重要的是要着力建设廉洁文化,特别是要增强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机关、单位一把手的责任感。领导者要敢于先锋,发挥表率作用,言行一致,具有敢想、敢做、敢创新、敢担当的精神,懂得守护正义、美好、进步、文明,同时要模范预防和抵制不正之风、邪恶之风、腐败之风和消极行为。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对于传播良好价值观至关重要。

廉洁文化能否有效落实,取决于每一位干部党员的责任心、自觉性和自觉性。在市场经济和国际一体化的背景下,除了有利因素、积极思想和美好生活方式之外,还有困难、挑战、物质、金钱、名誉的诱惑、错误思想、反动阴谋……,因此,每一位干部党员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育革命道德,树立理想和奉献精神;树立意志和决心;保持荣誉感和纯洁人格;拥有适度的生活方式,顺应社会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