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nghean.vn)——泰国义安省的人们用竹子制作了踢踏乐器,这是一种独特的乐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鼓和锣。
 |
制作踏鼓的原材料是老竹笋,竹笋直径越大、长度越长,制作鼓身就越好。其次是竹棍,用来制作鼓面和鼓槌。图为:功勋工匠梁文业(泰族)在蒙山乡仓村制作踏鼓。摄影:孔建 |
 |
竹节保留完整,包含两个节。工匠用刀在竹子表面划出一道线,使竹子的一部分变细。然后在变细的表面中间钻一个小孔。工匠继续用锋利的尖刀,将靠近原细线两侧的竹丝分开。摄影:Cong Kien |
 |
分开后,用小竹条将两端插入竹弦下方,为琴弦提供张力。接下来,将一块薄竹片切成椭圆形,放在薄斜面上的小孔上,形成鼓面。照片:Cong Kien |
观看工匠制作和“演奏”乐器:
 |
踏钹(Tap Tinh)的琴弦越多,音色就越丰富,展现了工匠的才华和灵巧的双手。在制作这种乐器时,泰国人有时会用它代替鼓和锣。例如,夜晚的田野上,月光洒在森林深处,人们想聚在一起聊天,然后一起唱歌跳舞。那时,人们不再携带鼓和锣,为了用一种乐器来发出声音,人们制作了踏钹。图片:孔健 |
 |
完成的古筝,演奏者需要用一根约20-30厘米长的小竹签敲击琴身的鼓面或琴身周围,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声音的共鸣取决于敲击的力度和敲击的位置。为了让琴弦发出声音,演奏者需要用手指拨弦。敲弦时,古筝的声音像鼓声;拨弦时,声音像锣声。摄影:孔健 |
 |
艺人梁文业不仅以其独特的表演才能而闻名,还以其制作泰国民族乐器的天赋而闻名,其中就包括踏琴。他还创作了一首旋律欢快激昂的歌曲《踏琴》:“踏琴是一代又一代人精心挑选的竹子,山坡上的竹子,溪边的竹子,都带回来做成踏琴。男女老少,欢快地弹奏着,唱着。踏琴的声音回荡在山峦丘陵间,祈求稻田和玉米地绿意盎然;祈求一望无际的绿色森林;鹿、羚羊和成群的鸟儿欢快地聚集在一起。踏琴的声音回荡在高脚屋间,呼唤着少男少女的爱情迷人,呼唤着春天来到乡村节日……”。摄影:孔健 |
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