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招学生是学校反思自我的机会”
解释为什么许多顶尖学校必须进行额外招生克教育培训部副部长裴文加表示,在竞争激烈的学校中,并非所有专业都能吸引考生。此外,今年的招生也是学校重新评估自己的机会。
2016年高考出现了不少重点院校招生不足,不得不进行增招的“怪现象”,请问副部长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一现象?
副部长裴文加:今年的招生规定赋予考生根据自身意愿和考试成绩选择专业/学校的权利。在竞争激烈的学校,并非所有专业都能吸引到优秀的考生。因此,学校在第一轮招生中招不到足够多的学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培训部副部长裴文加表示,许多学校第一轮招收不到足够考生是可以理解的。图片:黎文。
高分考生通过考试后未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是因为有其他更合适的选择。低分考生通过考试后未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是因为被录取的专业/学校并非自己心仪的院校。许多考生选择等待增招,或继续复习,争取明年重考,最终考入理想的院校/专业。
今年的规定优先考虑考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不鼓励考生“尝试”考入任何大学专业。
今年的招生也是学校一次回顾自我的机会。
学校的声誉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持续呵护和培育,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才能吸引学生。
考生的评价和选拔也是体现学校声誉的参数之一。
今年线上考生数量众多是预料之中的。教育部也出台了多项规定,方便学校筛选线上考生。然而,许多学校仍然缺少大量考生,不得不考虑增招。先生,是不是所有大学都没有预料到今年线上考生比例会这么高?
- 今年的录取方式有一定比例的虚拟考生,这是经过多次建校规程讨论后,各个学校都非常清楚的事情。
有了现在的数据库,组织全国统一考试并不难。然而,各学校并不认同,因为他们都想自己处理招生问题。
为尊重考生的选择,教育部给予了支持,向所有报名入学的考生提供了一份愿望清单。
通过该数据库,学校招生委员会可以分析判断哪些考生有可能被学校录取,哪些考生有可能不被录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剩余录取率。
当然,不同学校之间的这一比例差异很大。难题在于,学校必须确定本校与系统中其他学校之间的相关性。尤其是河内地区的学校,需要确定本校与GX组中同一专业的学校之间的相关性。
许多学校抱怨今年的线上筛选过于困难,因为教育部不允许学校公开招生流程,而且还收紧规定,不允许超过注册名额的招生。这是否是大多数学校,包括顶尖学校,不得不进行额外招生的原因?
- 不完全是。去年,考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因此每所学校的申请进度对于考生决定是否提交/撤回申请至关重要。此外,由于考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因此不存在虚假学校。
今年规定,首轮最多只能报2所学校,之后每轮最多只能报3所学校。各学校的录取流程信息参考价值不大,因为学校并不知道除了本校之外,考生还报了哪些学校。
因此,学校公布招生信息不仅对考生没有帮助,反而会造成困惑和焦虑。
值得称赞的是,学校在确定合适的录取分数线时非常谨慎,以确保考生人数不超过招生配额。为了帮助学校减少虚假考生的影响,教育部在规定中纳入了一系列支持方案,并提供了一个包含不同意愿报考考生的数据库,供学校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超额比例。
如上所述,这个比例取决于学校。有些学校的招生名额已经达到100%,但仍然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而有些学校的招生名额只有10%左右,但已经招到足够的学生了。事实上,很多学校在第一轮就对数据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做出了合理的决定。
- 在即将进行的增招中,考生将可以报考3所学校。因此,线上考生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学校在筛选线上考生以完成招生名额方面将面临诸多困难。您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应对线上考生现象?
——首轮招生结束后,教育部立即发函通知各学校及时将已确定录取考生信息录入系统,确定参加增招考生名单。
同时,教育部还指出,各学校应在网站和大众媒体上广泛宣传增招相关信息,以便考生关注和报名。
8月31日晚,招生报名工作结束后,教育部将向学校提供已报考该校的考生名单,以及考生与第一轮一样在其他学校报考意愿的信息。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约20万名考生提交了考试成绩证明,确认入学。因此,约有10万名考生将继续报名参加增招。
由于每所学校的增招名额不多,各学校招生委员会可根据首轮招生的经验,通过对教育部招生系统录入的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增招方案。
教育培训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阮氏金凤女士: 目前,教育部已就下学期的招生计划征求各高校、教育培训部门的意见,并成立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最优招生计划,计划于下学年开始时公布。 除了指导招生工作外,冯春雅部长还指示职能单位和培训机构集中精力制定机制、政策、行动计划等,以便在培训创造、支持和监督方面拥有管理条件、确保质量的工具,特别是加强输出质量管理,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部未来几年将重点实施三项主要任务:网络规划、大学自主权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下一步,将加强全系统质量督导工作,并将督导信息公开,以便公立学校直属管理机构及时调整政策,只投资资源有效利用的学校,并调整效率低下的学校。 特别是公开培训质量信息,是为了方便社会和学员了解并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培训机构。 |
据越南网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