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从文化融合到全面发展
合并后,安化乡已成为泰族、高姆族和京族三个民族聚居的规模较大、文化多元的乡镇之一。安化乡凭借自然优势、团结互助的传统和自身优势,正逐步确立新的地位,迈向全面可持续发展。
文化交融之地
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2025年6月16日第1678/NQ-UBTVQH15号决议关于乂安省乡级行政单位安排的规定,安化乡与安胜乡正式合并,统一命名为安化乡。这不仅是组织性质的行政事件,更是战略性举措,为地方开辟更广阔、更全面的发展空间。
安化乡(新)自然面积总面积为211.01平方公里,占乡级行政单位面积的422.02%;人口8418人,其中少数民族8239人,占97.8%。该乡共有泰族、高目族和京族3个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多元文化共存的社区。

安化乡共有18个村庄,主要分布在48C国道沿线,这条国道是连接县城和偏远乡镇的主要交通干道。此外,一些村庄位于543B省道沿线,还有一些村庄位于山区深处,例如安香、Xop Kha、Xop Coc、Ban Tat、Vang Lin等,这些地区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具有发展农林经济和社区旅游的潜力。
安化乡与安胜乡的合并是两个地方的和谐结合,这两个地方在自然条件、历史、人口结构、文化、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增强综合实力,拓展发展空间,集中资源,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相互支持,确保国防安全的重要前提。
从此基础上,安化乡逐渐确立了其作为高地最具潜力、内功雄厚、政治决心高、奋发向上愿望强烈、团结一致、为改善人民生活、建设更加可持续、文明现代化的祖国而奋斗的乡镇地位。
经济稳定增长,农村创新
2020-2025年期间,该乡经济继续稳步发展,2025年人均收入预计达3200万越南盾/年(比2020年增加600万越南盾)。地区预算收入达4.55亿越南盾,比任期初期增长近一倍。

农林渔业生产全面发展。生产方式取得诸多积极变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与OCOP产品相关的经济模式也不断涌现,例如平明茶包、桂绒药材等。畜牧业向商品化方向发展,拥有28个养殖模式;牛存栏量达11523头,家禽存栏量达52844只。
土地使用权证发放工作得到有力实施,为群众创造了良好条件。森林保护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保护林面积16489公顷,新增造林面积981.9公顷,覆盖率保持在76%以上。森林环境服务政策和林下药用植物开发使群众受益。

重视养殖和捕捞,池塘面积增加,产量达到21吨;在25公里以上的河流溪流上复制“精干群众动员”保护凉鱼的模式。
小型工业和商业服务业持续发展。藤编、竹编、机械维修、民用电力等传统行业为创造就业机会做出了贡献。全乡共有168户商户,另有2家企业和几家油气商店参与,确保了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
基础设施投资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更新了12.9公里水泥路,完成了文化馆、学校、生活用水、灌溉工程等。该公社达到8/19个新农村标准,3个村达到标准,其他许多村达到7-13个标准。
在科学环保方面,该公社积极将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农林结合经济模式、坡耕作、药材种植等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清洁饮用水普及率达95%,卫生养殖场普及率达85.5%,拥有厕所的农户达1709户。该公社注重环境卫生工作,在每户每户、每机构都建有垃圾处理坑。自然灾害防治、森林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有效实施,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上述优异成绩是公社继续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顺利实现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更新思维,增强内功,谋求可持续发展
迈向2025-2030年任期,安化公社明确了一贯目标是:全面提高党委的领导能力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在整个政治体系和人民中大力弘扬团结、积极、活跃、创新精神的传统。
基于已取得的成果,安化乡将继续激发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所有资源、潜力和智慧;决心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农林渔业领域,朝着现代化、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运用科技手段,大力推进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提高地方产品生产率、质量和价值的关键途径。同时,该乡将重点发展与社区生态旅游相关的贸易和服务,逐步形成特色高附加值产品的价值链,为增加收入、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做出贡献。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安化公社将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确保政治稳定,维护国防安全、社会治安秩序。建设“团结、共识、安全、稳定、繁荣、幸福”口号的模范居住区;建立廉洁、强大、高效运转的政治体制,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圆满完成公社党代会提出的2025-2030年任期的各项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安化公社已确定14个主要目标,其中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国防安全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11个具体目标。在深入分析新时期现实情况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安化公社已确定5组重点任务、4组重点措施,同时选定3个战略突破口,为全面发展注入动力。
这三项突破包括:
第一,提高综合教育培训质量,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能力适应转型时期任务和岗位要求的干部、公务员和公务员队伍。
周一,推进行政改革,有效实施数字化转型和人口数据库06项目,加强信息技术在管理、行政和服务人民中的应用和创新。
周二,为私营经济、家庭经济、合作社、地方企业发展创造最有利环境,激发合法致富愿望,为安化家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信凭借全体干部、党员和人民的创新精神、坚定决心和共识,安化公社将以新的地位和实力进入新时期,在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
.jpg)
安化公社党执行委员会任期为2025-2030年,由24名同志组成,党委常务委员会有9名同志。梁伯文同志——公社党委书记、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卢氏金莺同志——公社党委常务副书记;杜德传同志——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