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美国驱逐者》的三个称号——留在战场上的年轻人
距离裴廷英烈士在残酷的战场上牺牲已过去近半个世纪,这些遗物仿佛重新勾勒出这位春林(现义安省金莲乡)儿子的部分人生轨迹,这位曾三次获得“美国驱逐者”称号、并被追授三级抵抗勋章的人。
这封信代替了讣告
裴廷强先生(生于1955年)是裴廷英烈士的弟弟,他的家坐落在金莲乡1号村的简朴住宅里。祭坛上,没有裴廷英烈士的遗像,而是祖国的奖状。
战争惨烈,烈士的遗像已不复存在。祖国的功绩证书,承载着家人对这位远赴战场的年轻人的骄傲与爱戴,也见证着他毕生为祖国奉献的丰功伟绩。

裴廷强先生珍藏着哥哥留下的文件、证书和纪念品,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71年最后几天,家人收到一封信的情景。当时,大家都很高兴,心想裴廷英先生肯定像往常一样,又寄信回家了。
孔先生动情地回忆道:“我哥哥虽然在部队,但他经常写信回家,讲述战斗、行军和部队的故事……所以当时大家都以为是他写的。但当他们打开信时,全家人都沉默了。”



这封信并非出自年轻士兵裴廷英之手,而是出自战友裴孟隆之手——这位在老挝南部战场上生活、战斗并见证了他人生最后时刻的人。
信中写道:“我们梦想着有一天能一起回去,去伟大的胡伯伯的家乡,见见你们和孩子们。但梦想破灭了。现在我们各奔东西了。在最近的老挝南部战役中,我和安同志顽强奋战,击退了不少敌军。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在9号公路以南英勇牺牲……他于1971年3月13日牺牲……”
这封信的作者——裴梦龙同志——也身负重伤,在战斗后永久失去了右臂。信中的文字是他用左手精心书写的,是在108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寄出的。每个字都略显倾斜,略显颤抖,但他仍努力保持着庄严的语气,仿佛在为一位逝去的战友送去最后的告别。

裴廷强先生哽咽着回忆起父母读着这封信时崩溃的情景。没有人能再说什么……眼泪止不住地流淌。从那一刻起,这封信就成了一份见证,一块无字碑,深深地铭刻着一个家庭的痛苦、骄傲和最终的失落。他们曾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团聚的那一天,而如今,他们已不复存在。
青年献身祖国
裴廷英烈士牺牲后,其家人从B5方面军第3营接收了烈士的遗物,其中包括3枚“勇敢的美国驱逐者”三级称号证书、4枚表彰烈士1969年和1970年战斗功绩的嘉奖证书。
此外,1987年,家人还收到国务院于1987年7月22日颁发的第6677号证书,追授裴廷英烈士三级抵抗勋章。

根据家属留下的文件和3营提供的资料,年轻士兵裴廷英的征程始于1968年9月,当时他被编入B5方面军3营10连,直接参加了当时最激烈的热点地区之一广治的战斗。从1968年到1971年,他和战友们穿越森林,渡过溪流,面对猛烈的炮火和枪林弹雨,参加了许多关键战役。
年轻战士裴廷英在执行任务中始终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不畏艰辛,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并三次荣获“勇敢的美国驱逐者”三级称号。



“勇敢的美国杀手”三级称号要求士兵在特定战斗中直接击毙3名敌人、击伤5名敌人或摧毁敌人1个重要火力点(掩体、军车、炮位、飞机……)。此外,被考虑授予该称号的人员必须充分展现出勇敢、智慧、不怕牺牲的精神,出色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得到部队的认可,并向上级汇报。
1971年9号公路南寮战役中,战士裴廷映与战友们英勇冲锋,摧毁了敌方许多重要目标。
1971年3月13日,他在9号公路南边的一场激战中倒下,他的生命在青春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
鉴于烈士所取得的成就,国家追授他三级抵抗勋章,以表彰他全心全意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去年7月初,裴廷强先生的家人决定将裴廷英烈士的一些重要遗物捐赠给第四军区博物馆,希望这些神圣的记忆能够继续保存、传播,并有助于提醒今天的人们,为祖国牺牲的战士们默默而伟大的牺牲。
.jpg)
在欢迎仪式上,第四军区博物馆代表对裴廷英烈士家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精心保存的圣物表达了深切的敬意。同时,他们强调,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牺牲是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绝对忠诚的鲜活证明。第四军区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保存、维护和弘扬这些文物的价值,传播英雄烈士们感人的故事,教育当代年轻一代懂得和平与独立的宝贵意义。
尽管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令家人担忧的是,裴廷英烈士的墓地至今仍未找到。他逝世于遥远的战场,在亲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思念。那些纪念品,那份来自祖国的奖状……成为了家人的精神支柱,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缅怀他……
裴廷强先生 - 裴廷英烈士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