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车灯“调”得超亮,存在隐患
(Baonghean)- LED灯和氙气灯的亮度比原车灯高出数倍。装有此类灯的车辆如果在道路上行驶,会给对面车辆的驾驶带来困难,从而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事故风险高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次提起,演州县演长乡的阮德豪先生仍然感到恐慌、愤怒和愤慨。事情是这样的,2018年年底的一天,阮德豪先生去琼吕县哥哥家参加完年会回家。他请求左转,但远处一辆迎面驶来的客车用大灯直射他的脸。不一会儿,阮德豪先生的眼花了,虽然已经过了马路,却跌倒在地上,连人带车都摔了下去。
事发后,他因多处受伤住院近一个月,手还打着石膏。H先生说道:“不仅是我,任何逆向行驶的人,都会眼花缭乱,难以观察,甚至可能看不到前方的路,只是凭惯性行驶,很难避免事故的发生。”
![]() |
改装车头灯的车辆灯光明亮,使对面来车驾驶员难以看清前方车辆(上图)。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改装”车头灯(下图)。图片由 |
同样,居住在荣市的出租车司机 Dang Tho Tr 先生表示,“升级”车灯,特别是轿车的车灯,会让对面行驶的司机感到眼花缭乱、心烦意乱,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会更高。
他说,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尚可忍受,但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如果不小心碰到对面开着改装大灯的车辆,会非常刺眼。经验告诉他,遇到这些情况,一定要冷静踩刹车,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同时握紧方向盘,不要左转或右转,这样才能避免碰撞。
确实,如今车主“升级”大灯系统、前雾灯、加装高强度射灯的情况相当普遍。违规车辆种类繁多,除了少数摩托车外,从卡车、乘用车、集装箱车到家用轿车,都在车头、牌照、车身周围甚至车尾加装了LED灯。
例如,大多数卧铺客车在车厢前安装有LED灯,这些灯往往与转向灯开关相连,因此当打开转向灯开关超车时,灯光会明亮地照射到对面驶来的车辆上,非常危险。
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汽车摩托车的社交论坛上,不少人愤慨不已。有人说:“如果你在路上开车,这种灯照到你身上,保证你至少会完全失明五秒钟。在‘暂时失明’的这段时间里,你只能凭着信念开车”;“看到大灯的车,你几乎是瞎的,看不到路,只能靠惯性行驶。这很危险,这时候如果路边有行人或者自行车,很容易出事故”……
然而,通过实践研究,安装这些类型的灯非常容易,只需去汽车配件商店安装不同类型灯光和强度的汽车灯即可。
![]() |
义安省机动车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车辆照明系统,限制乘用车“升级”附加照明灯的情况。图片:文件 |
在荣市梅黑德街一家专卖汽车“玩具”的商店里,一位技术人员说:“摩托车和汽车上安装的LED灯、氙气灯种类繁多,价格从25万到75万越南盾不等,具体取决于每种灯的亮度。强光、常亮、鸣笛时闪烁、示意超车时闪烁等效果更强的灯,价格更高。”
此外,如果安装氙气灯泡,亮度比原厂卤素灯泡提升约250-300%,并且灯光颜色可以选择。据该人士介绍,现在的车主不仅会“升级”前后灯,还会“升级”雾灯、后视镜、牌照灯、车门,对于乘用车来说,还会在车身两侧、车顶等处设计灯光系统……
需要协调处理
荣市一家高品质汽车修理中心的资深汽车修理工陈仁光先生表示:给汽车安装辅助灯对交通参与者来说具有潜在危险,因为这种灯的光照强度非常强,会对迎面而来的司机造成眩光。
此外,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来源不明、质量低劣的车灯,很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更何况由于车辆电源无法满足要求,容易造成超载,极易引发电路短路、起火爆炸。“因为实际上,如果要‘升级’车灯,就必须更换一些部件、车内结构、连接额外的电源线……”,Quang先生说道。
谈到检查单位,乂安省交通运输厅机动车检测中心主任阮贵庆表示:“按照检查工作的程序、规定和指示,在检查过程中,检查机构长期以来都会拒绝接受带有‘改装’车灯的车辆。但实际上,许多司机想方设法‘规避’法律,他们在检查前拆除‘改装’的车灯,只保留原车灯,然后在检查结束后重新安装,以欺骗检查机构。”
![]() |
当局处理加装照明灯的错误。图片:Hai Vuong - D.C. |
省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高明方上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为了防止不安全风险,减少车辆违规使用强光大灯造成的交通事故。到目前为止,通过巡逻和管控工作,各支队、各地方交警部队没有忽视过这一错误。”
第46/2016号法令(道路和铁路交通领域的行政处罚)第16条第3款a点规定,仅对在车辆后部安装附加LED灯的汽车处以80万至100万越南盾的罚款,并吊销驾驶证1至3个月。在其他位置“升级”车灯的情况,一经发现,将被要求拆除,但不会被罚款。
根据第100/2019/ND-CP号法令(取代第46/2016号法令,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处罚范围有所扩大。据此,在车辆任何非制造商设计的位置安装额外的LED灯的行为,包括车辆的前部、后部、车顶、底盘下方、车辆的一侧或两侧……都将被处以罚款(处罚级别与第46/2016号法令保持一致)。
因此,在车辆上加装车灯是一种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因为过强的灯光会使道路使用者眼花缭乱,容易引发事故。因此,除了要教育车主交通文化和对社区的责任,拒绝登记车灯设计不当的车辆外,交警和交督局也需要协同配合,定期进行监管和处理。
此外,还需要专门设立一个专题,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处理,就像处理酒精浓度违规一样。只有这样,那些被比作“死亡光柱”的“调光”车辆才不会再出现,成为如今交通参与者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