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党委常务委员会讨论发展职业技能人力资源的解决方案。
4月22日上午,乂安省人民委员会党委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并提出意见。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黎鸿荣同志主持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省委委员、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省委委员:黄富显、冯清荣;省委专职副书记:范俊荣、黄文年、朱巴龙;省委常委、省委委员。
消除困难、提高培训效率的建议
省委常务委员会对2022年1月25日省委常务委员会关于2021年至2025年期间培训和发展乂安省高技能人力资源,展望2030年的第14-DA/TU号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三年期总结报告提出意见。

项目实施三年来,基本实现并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职业培训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
职业培训招生330150人,达项目目标的101.68%。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4971人,达项目目标的94.75%;中专以上学历29106人,达项目目标的100.37%;初级(3个月以下)职业培训156743人,达项目目标的102.65%。其中,女职业教育学生占比38.6%,达项目目标的111.9%。
.png)
学生毕业平均就业率达81.9%,达到项目预期目标的100.94%(大专达96.5%,中专达96%,初、初及3个月以下培训达77.4%);有3个学生创业项目获得企业投资支持,达到项目预期目标。

到2024年底,培训人口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70.1%(达标);其中,学历证书持有率达到29.81%(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学历证书持有率达到62.3%)。
2024年,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37%(完成项目目标的97%),高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37.5%(完成项目目标的89.29%);达到优质学校标准的学校1所;教师职业技能达标率达到69.5%,完成项目目标的100%。

会上,省委常委成员重点深入讨论分析了项目实施相关内容,多位意见强调要确保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培训需求。
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富显建议,要认真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找到衔接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解决方案,确保培训贴近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

省委副书记范俊荣强调:“除了评估培训计划修订的有效性外,还需关注职业培训机构的自主性;同时,要着力打造符合东盟标准的职业学校模式。”他表示,加强职业培训机构与省内外企业的对接是关键因素之一。
部分职业培训机构领导也出席会议,对培训新动向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思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投资者密切合作,引导行业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省委书记黎鸿荣在总结上述内容时对项目实施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因为该项目不仅受国家管理机构的管辖,而且还取决于实施机构、招聘单位、管理和实施机制的规定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影响。
.jpg)
从当前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出发,他要求教育培训部门充分吸收会议意见,完成项目三年实施的初步报告;重点提出吸引和提高教师和职业讲师素质的政策;对讲师进行再培训和提高技能,满足职业培训的新要求;及时转换和补充行业代码,满足企业的需求。

省委书记还建议,要补充与投资者密切配合、引导职业发展的内容,制定扶持职业学生的政策,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
黎鸿荣同志要求,省内各部门、单位继续配合、支持教育培训厅有效实施这一重要项目。

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会听取了关于调整义安省黄梅市黄梅一工业区项目的意见并提出意见;汇报了落实越共十二届中央政治局2016年5月15日第05-CT/TW号指示十年来关于推动学习和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作风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等内容及其主管领域的其他内容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