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我国革命事业中的新闻报道

作者:Nguyen Si Dai - 技术:Diep Thanh May 25, 2025 08:06

在胡志明主席和历代党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下,越南革命报刊始终发挥着冲击力量和先锋作用,在争取民族独立、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创刊之初唤醒爱国主义和争取独立的使命,到革新开放时期与负面思潮作斗争的任务,越南报刊不断发展壮大,见证了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cover Bác Hồ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5日 - 技术:Diep Thanh

在胡志明主席和历代党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下,越南革命报刊始终发挥着冲击力量和先锋作用,在争取民族独立、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创刊之初唤醒爱国主义和争取独立的使命,到革新开放时期与负面思潮作斗争的任务,越南报刊不断发展壮大,见证了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1(1).png

胡志明主席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是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即使身处海外,他也始终以笔为锋利的武器,在人民心中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浪潮。《法国殖民政权的判决》以及阮爱国的数百篇斗争文章,不仅揭露了殖民主义的残酷本质,也唤醒了越南人民的民族独立精神。这些先驱之火,为越南殖民政权的垮台做出了巨大贡献。

胡志明掌权后,他的数千篇文章继续成为抗战和建国运动的指导原则。《号召全国抗战》(1946年)、《号召抗战救国》(1967年)和《宣扬革命伦理,消除个人主义》(1969年)等著作不仅是行动宣言,也是激发民族团结力量的英雄颂歌。

báo chí cách mạng Việt Nam 100 năm ema 00000
胡志明主席撰写的数千篇文章是抵抗运动和国家建设运动的指导原则。

除了胡志明主席之外,历代党领导人,特别是历任总书记,都为革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富同志很快认识到新闻媒体在革命斗争中的战略作用。在他短暂的领导期间,他创办了《古都报》、《陈豆报》和《塔志公山报》等早期报纸,并建立了党的宣传部——这是后来宣传工作的先驱。他年轻时就展现出的巨大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令人深感惋惜,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新闻工作者。

作为印度支那共产党海外司令部书记,黎鸿峰同志创办了《布尔什维克杂志》——党中央第一份官方理论刊物,为干部培训、加强国际关系和传播革命思想做出了贡献。后来,凭借在苏联和法国积累的新闻从业经验,何辉达同志就任总书记后,公开出版了《先锋报》、《人民报》(1937年)和《党报》(1938年)等报纸,首次以合法、公开的形式将党的声音传递给群众,为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强大的斗争浪潮做出了贡献。

báo chí cách mạng Việt Nam 100 năm ema 00001
黎鸿峰同志和何辉塔同志为革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延续这一思路,张征同志自1942年起直接负责《解放旗帜报》的编辑工作,后又负责越盟阵线《民族救亡报》的编辑工作——这两份报纸在起义前夕和抵抗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文章《日法交战与我们的行动》,迅速指导了行动,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充分展现了报刊的思想领导作用。

在革新开放时期,阮文灵总书记于1987年至1990年在《人民报》上发表了一系列题为“当务之急”的文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勇敢而直率的文章不仅揭露了体制内的负面现象和腐败,而且肯定了革命新闻在维护正义和增强人民对党领导的革新事业的信任方面的先锋作用。

2(1).png

在这些坚实的基础上,新闻媒体继续在历史时期确立其决定性作用。胡志明主席主持召开的第八次中央会议(1941年5月)就新闻媒体和战略方向作出了重要指示:“此时,宣传书籍和报纸不应过多使用党的名称,而应使用越盟和其他民族救国组织的名称。”

báo chí cách mạng Việt Nam 100 năm ema 00002
张正同志负责创办了《民族救国报》(越盟的喉舌)。

这一明智的指示促成了《民族救国报》(1942年1月25日创刊)的诞生——这份越盟的喉舌报纸,第一期由张征同志出版。头版文章以英雄主义的口吻呼吁:“《民族救国报》将阐明人民的苦难和悲惨境遇……将成为人民走向民族解放的忠实向导。”当时的报刊不仅反映了革命的现实,而且鼓舞、引领和激发了全体人民的力量,真正成为一支战斗力量。

1951年,《人民报》创刊,继承了前几份报纸的精神。革命报纸该报的前身是《青年报》、《素泰报》、《解放报》……该报迅速成为党的喉舌,胡志明主席在该报发表了1200多篇文章,黄松、帖梅、友寿、河当等众多优秀作家也终生为该报效力。记者河当以大丰合作社农民“三人同行”的实践为例,撰写了《三次追赶中农》(1961年1月9日)一文。仅仅两天后,胡志明主席就在《人民报》上发表了《一个模范合作社》一文,在北方掀起了一股效仿大丰合作社、力争超越该合作社的风潮。

báo chí cách mạng Việt Nam 100 năm ema 00003
1951年,张正同志、帖梅同志和何春长同志批准了《人民报》第一期的稿件。

在抗美战争期间,新闻媒体始终是维系信念的火种。1972年12月26日,正值B-52轰炸机轰炸河内之际,帖木儿发表了题为《河内,人类尊严之都》的社论,其中写道:“房屋会倒塌,但有一样东西永远不会倒塌,那就是人。”

1979 年 3 月 5 日,在国家面临北方入侵威胁的背景下,黄松的社论《全国人民打仗,全民都是战士》如同千年历史的呼声,激起了“每棵树、每根草都想冲上去打仗”的精神。

3(1).png

在革新时期,新闻媒体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党的六大(1986年)前夕,新闻媒体迅速反思机制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宣传基层民众的创新举措,为党和国家颁布《100号合同》(1981年)、《10号合同》(1988年)等农业革新政策以及《217号决定》(1987年)等扩大工商业自主权的重要革新政策做出了贡献。洪河、夏当、友寿、泰维等著名记者在引导舆论、推动管理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没有官方的“禁区”,但实际上仍然存在一些鲜有人敢触碰的“敏感领域”,尤其是高层领导。然而,在总编辑陈功文的领导下,《人民军报》勇敢地发表了《关于杜维同志家的真相》(1987年7月22日,作者陈廷伯),为反腐斗争和推动多维度新闻报道开辟了道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随后,在1987年10月6日至7日与100位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会议上,阮文灵总书记强调:“同志们,不要让笔弯了。与其急于求成,不如先了解现实再写作……”

báo chí cách mạng Việt Nam 100 năm ema 00004
阮文灵总书记在1987年至1990年间在《人民报》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当务之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这些角度来看,媒体就介入了。创新时期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极具力量。《人民报》刊登的理论文章、专题研讨会、系列文章(例如“立即行动”专栏)以及《万义报》、《劳动报》、《先锋报》、《青年报》等报纸上大量反映负面情绪和社会不公的文章,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成为革新开放的鼓舞力量。许多新闻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当时的舆论中引起了轰动,例如:《轮胎大王的故事》(陈辉光,《万义报》,1986年);《跪着的女人》(陈克,笔名黎文巴,《万义报》,1987年12月7日);《那一夜……什么夜晚》(冯家禄,《万义报》,1988年3月21日);《做一个活人的程序》(明传,《万义报》,1988年5月19日)。被告的证词(陈辉光,文义,1988 年 12 月)。

在电视上,越南国家电视台(VTV)评论员阮长福以其正直诚实的形象脱颖而出。可以说,革新开放时期的媒体为提高社会意识、帮助民众了解自身权利、勇敢地与不公正和腐败作斗争做出了贡献。在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媒体不仅是批评的声音,也是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box.png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我国革命事业中的新闻报道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