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农民秋季西瓜高价出售的秘诀
在义安省许多农民的瓜田面临产量不足、价格下跌、贸易商稀少等困境之际,朱文君的瓜田却能以高于市场价2至3倍的价格出售。秘诀在于精选品种、清洁种植,尤其是运用灵活创新的数字技术进行销售。
今年的瓜果丰收,但价格却很低。瓜粒均匀、漂亮,产量也很高,但市场却供过于求,很多地方都滞销,甚至无人问津。然而,在同样的条件下,朱文君先生却能卖出高价,而且一批接一批地卖出去。秘诀就在于他像个真正的商人一样耕作。

从甜瓜季开始,全先生就主动选择了黄瓤甜瓜品种,这种甜瓜皮薄、色泽独特、口感爽脆甜美,很受市场欢迎。
“拉姆河冲积瓜以其美味而闻名,但如果我们种植大量瓜类,却无人能辨别,就很难与市场竞争。我选择独特的品种,确保质量,按照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种植,并尽量减少农药使用,以打造差异化。”他说道。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会大规模采摘,而是分成许多小批次,只在果实达到合适的甜度和成熟度时才采摘,避免出现“丰收而售不及时”的情况,造成市场过剩。

然而,仅靠产品质量是不够的。全先生的销售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他没有依赖贸易商,坐等他们低价收购,而是主动为自己和同行开辟了销售渠道。他利用社交网络,经常在瓜田里进行直播,分享种植过程、瓜苗实景照片,并介绍产品,以赢得顾客的信任。
每场直播都有数百次观看,订单也源源不断,从个人消费者到大型批发商,应有尽有。“好瓜还是有买家的,我们只是要找到让顾客知道的方法。如果我们讲好瓜的故事,讲好田里的故事,顾客就会相信,就会买。”权先生分享道。

令人敬佩的是,他不仅把瓜卖给家人,还帮助了周边的人们。看到很多邻居家的瓜田品质好,但卖不出去,全先生抓住机会,拍摄了更多介绍瓜田的视频,并利用自己的直播带货平台,引导商贩们到瓜田里去收购。
有时,他一天会直播3到4个瓜田,每个瓜田里都有几吨瓜,帮人快速卖掉。仅仅一个晚上,就有几十吨瓜被商贩们直接送到田里,卖给人们。
.jpg)
来自清化省的商贩阮如辉先生分享道:“我通过关先生的直播了解到上新禄冲积平原(南丹)的瓜田。南丹瓜品质优良,甜美爽脆,外形漂亮。看到它们的名声,我从清化赶了100多公里过来采购。现在,我们商贩主要通过网络寻找货源,尤其是在Facebook或Zalo上。”
除了社交网络,全先生还开着小货车把瓜运进城里,在传统集市、居民区、农产品清洁店、小超市等地销售……

他还积极在各省建立线上销售合作伙伴网络,帮助瓜类产品在各地销售,不再依赖周边地区。有时瓜类产品还没采摘,就已经有预订单了。顾客信任他,因为他做事认真负责:货真价实、图片真实、品质可靠。
可以看出,全先生的做法并不复杂,也并不难复制。问题在于生产经营的心态,从种植到主动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他们都是瓜农,在同一个瓜季,但成果却大相径庭。

在天气变化莫测、消费者需求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农业生产不能保持碎片化和自发性。必须根据专业区域重新组织生产,选择面向市场的品种,采用清洁的流程,最重要的是,主动与消费挂钩。数字技术对农民来说不再遥不可及——只要他们懂得学习和正确运用,它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