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杰出农民陈春山的独特举措
在义安省义兴乡,当大多数人仍然坚持种植甘蔗和在露天笼子里养鸡时,陈春山先生却选择了大胆的冷笼养蛋鸡之路。他另辟蹊径,敢于逆流而上,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证明了差异的价值。他的成功不仅带来了数百亿越南盾的收入,为甘蔗种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也为他赢得了一项殊荣——2025年越南杰出农民称号。
敢于另辟蹊径,敢于另辟蹊径

在义兴乡,人们习惯种植甘蔗为糖厂提供原料,但陈春山先生家土地贫瘠,没有种植甘蔗的优势。然而,陈春山先生并没有接受低收入,而是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养蛋鸡。
2001年,他用从银行和亲戚那里借来的5000万越南盾启动资金,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简易鸡舍,养了800只鸡。由于几乎没有任何经验,疫情肆虐,鸡群逐渐死亡,一家人蒙受损失。他一度想要放弃。尤其是在2004年禽流感爆发期间,孙先生不得不把鸡群赶到森林里“躲避疫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鸡蛋和鸡肉无人问津,他只能用木薯和玉米煮鸡蛋来喂养鸡群。但疫情过后,鸡蛋价格突然飙升,800只鸡每天都能稳定下蛋,帮助他收回了成本,也重新燃起了致富的梦想。

孙先生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学习的决心。他参加了兽医基础课程、农民协会的科技培训班,通过书籍、报纸、互联网学习,并参观了许多成功的养殖场。经过仔细观察,他意识到要大规模养殖牲畜,就需要集中土地。于是,他开始考虑土地整合。在当时,这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少有人想到。他坚持不懈地挨家挨户地游说,最终整合了0.6公顷土地,建立了自己的农场。
“我意识到,如果想大规模养殖牲畜,就需要土地来建农场。但我家的土地分散在很多地方。于是我想到了整合土地。我家有好几块地散落在不同的田地里,我就和村民们协商,用这些地块交换,集中到一处,以便获得耕地。我挨家挨户地拜访,和每个人见面,尽力说服他们。大家都理解并同意了交换。最终,我家获得了0.6公顷的土地,可以建一个集中式农场了。”孙先生分享道。

2014年,当当地大多数人还在露天鸡舍养鸡时,孙先生却大胆投资兴建了一座1000平方米的冷库鸡舍,饲养了5000只蛋鸡。他的这一举动令许多人感到惊讶,甚至心存疑虑。但正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孙先生成为义丹地区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养鸡业的先驱。“冷库鸡舍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鸡群保持健康,减少疾病,并产出高质量的鸡蛋。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经济效益远胜于露天鸡舍。”孙先生说道。
通过这些不同的步骤,孙先生的冷鸡养殖模式逐渐证明了其价值。2022年,他继续扩大规模,新建了一座冷鸡舍,使鸡舍总面积增加到3000平方米,饲养了23000只鸡,其中17000只为蛋鸡。
当差异化成为有效策略

得益于大胆的投资,梁山养鸡场目前每年生产近390万枚鸡蛋,收入达100亿至110亿越南盾,扣除各项开支后利润达15亿至25亿越南盾。除了鸡蛋,梁山一家每年还出售约8000只鸡和120吨腐熟鸡粪,供人们用作农作物肥料。平均而言,该养鸡场每位工人的年收入为5亿越南盾。
孙先生的产品不仅收入丰厚,更具有独特的价值。他在饲料中添加草药制剂和益生菌,确保鸡群健康,产出的鸡蛋富含omega-3、DHA、维生素A、B1、B12、高蛋白、低胆固醇且无抗生素残留。正因如此,该农场的鸡蛋于2024年获得VietGAP认证,并于2023年底被评为OCOP三星级产品。通过社交网络、展会等渠道,这些产品迅速树立了品牌形象,并在省内外广受欢迎。

在开展经济活动的同时,孙先生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他每年捐赠数千万至数亿越南盾,用于支持社会福利基金“暖冬计划”和新农村地区的建设。农场为7名工人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月收入达520万至550万越南盾;此外,他还雇佣12至14名季节性工人,月收入达300万至350万越南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向许多贫困家庭提供种子、粮食和农业技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民协会副会长,孙先生热情地在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上分享经验。他亲自指导人们如何以生物安全的方式饲养蛋鸡,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并帮助降低当地的疾病风险。许多农户学习了他的模式后取得了成功,为现代安全畜牧业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这些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自2020年至今,孙先生连续多年荣获区级和省级“优秀农民和企业家庭”称号;他的家庭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家庭”;在各级都是“巧妙动员群众”的典范。2025年,他荣获“越南杰出农民”称号,这对于一位敢于思考、敢于行动、乐于分享的老农民来说,是实至名归的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