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兴努力迈向新高峰,建设先进新农村。
团结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在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义兴公社迈向新阶段、决心成为先进新型农村公社奠定了坚实基础,肯定了义兴公社作为西义安省发展中心的地位。
合并后步伐坚定,确认
发展潜力
义兴社是根据2025年6月18日中共义安省委执行委员会第3630-QD/TU号决定,在合并义清社和义兴社(旧)的基础上成立的。
目前,该乡自然面积为 68.65 平方公里,人口为 25,459 人,有 31 个村庄;其中少数民族(泰族、侗族)约占 24%。
公社党委设有52个党支部,党员1,281名,其中直属党支部1个(人民委员会党支部),直属党支部51个(党委机关党支部1个,公社越南祖国阵线机关党支部1个,公共服务单位党支部14个,武装部队党支部2个,企业党支部2个,村党支部31个)。

2020-2025年任期内,义兴乡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行政边界合并产生的具体问题等诸多困难,但仍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经济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8.7%;经济结构积极转型,农业比重下降,工业、贸易和服务业比重上升。2025年人均收入预计达5254万越南盾,达到目标的105%。

农业和农村继续成为经济支柱。2021-2025年期间,农林渔业产值达2838.85亿越南盾(按可比价格计算)。作物单产大幅提高,如甘蔗单产达68-70吨/公顷,玉米单产达3.9-4.3吨/公顷;年均粮食总产量达6423吨/公顷。

许多高科技生产模式得到有效实施,如在新安省山猛村种植青南瓜;在黎利省忠盛村种植苹果、生产姜黄和木薯淀粉……任期内,公社成立了3个新的农业合作社,有7种产品符合VietGAP和OCOP标准,如药材鸡蛋、郎岗糖蜜、吉山番荔枝、香光柚子和丹山人参……

工业-建筑业和贸易-服务业稳步发展。该乡成功引进了36投资建设股份公司提出的义清工业集群项目(占地43公顷),并致力于将Heu市场升级为农产品中心。该乡注重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发展绿色经济。
党的建设工作创新推进,党委发布决议、纲要、项目120项;发展新党员93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2人;成立新一届党委1个、基层党支部17个。
“高水平群众动员”典型示范作用显著,共树立典型132个(经济领域46个、文化社会领域41个、国防安全领域23个、政治系统领域22个),表彰集体105个、个人132个。认真开展检查监督工作,检查党组织51个、党员44名;给予党员处分33名,其中开除2人。
公社人民议会召开23次会议,通过68项决议;进行19次专题督导。公社人民委员会提高管理效率,推进行政改革,缩短了80/385项行政手续的办理时间(达20.78%)。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有效运作,聚集了大量成员(妇女联合会71%,农民协会68%,退伍军人协会97%,青年联合会364名成员);筹集扶贫资金6亿多越南盾,支援自然灾害7.65亿越南盾,为贫困户修建和修复47栋房屋,总成本21.7亿越南盾。
国防安全得到维护,军队征兵完成率达到100%,维护国家安全的群众运动广泛深入开展,确保了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安全。
然而,义兴县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经济不可持续、农业生产分散、交通基础设施不同步以及预算收入有限。这些困难源于行政边界合并、教育和风俗习惯不统一以及流行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突破新农村建设先进标准
义兴公社党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任期2025-2030年)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廉洁、强大的党政体系;发扬民主、加强团结、严守纪律;有效发挥潜力和优势;全面发展经济社会;保障国防安全;到2030年建成符合先进新农村标准的公社。
为实现这一目标,义兴公社重点抓好三大突破:发展高科技农业、吸引工业和服务业投资、推进数字化转型和行政改革。
该公社将利用其便利的交通位置(48A、48E国道,靠近胡志明路和南北高速公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沙子、砾石、石材)吸引投资,发展经济。该公社将复制与价值链、合作社和传统手工艺村相关的生产模式。该公社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目标是实现90%的行政手续在线办理、100%的记录数字化以及98%的民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在“团结、民主、纪律、革新、创造、迈向新时代”的口号下,义兴县党委、政府和人民决心克服挑战,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精神、创造力和大团结力量,实现将义兴建设成为先进新农村公社的愿望,为义安省走向富裕、文明、繁荣作出贡献。